A3:聚焦总第4661期 >2019-11-19编印

资本可“向钱” 科技得向善
刊发日期:2019-11-19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不是什么黑科技能都往教室里塞,有益于孩子的成长才是不可撼动的前提条件。综合“10月31日,浙江小学生戴‘监测头环’”舆论的观点不难看出,“赋思头环”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哪些方面的能力,教育与科技创新的结合是否合理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从媒体报道中获知,该产品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提升课堂效率,其与当前的小学教育相结合是否合理、适宜?这也是推动舆情升温的重要因素。有些家长为这个高科技叫好,认为是辅助学习的“利器”。而担忧者忧虑的是,孩子有限的自由天性、或者“发呆”的权利,如果管的太死、太紧,会不会进一步机械化,从而扼杀了有限的成长空间。

人民日报指出,学习当然是要讲究效率的,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让学生掌握尽可能多的知识。但是教育本身,却不仅仅与效率有关。单纯追求效率,是对教育规律本身的违背。

资本可“向钱”,科技得向善——科技产品不容忽视的伦理问题倍受舆论关注。

新京报认为“脑机接口,除医疗外当谨慎商用”。通过读取指令,实现人脑与机器之间的交互,让残疾人拥有更智能的“义肢”,这体现的是“科技向善”理念。在医疗应用之外,“脑机接口”却有必要审慎商用,“自由意识”直接关联着个体的尊严和隐私,任何试图“读心”“读脑”的技术,都有可能成为控制个体思维的手段。特别是对于中小学生而言,心智尚未成熟就实施监测意识,很可能影响人格的独立发展,或者催生表演性人格。此外,新京报旗下的沸腾刊发布信息认为:“人是技术的尺度,关键是谁来用”。善恶常在一线之间,而这一线,正是社会治理优化需要把握的一类尺度。尊重、参与、有礼、避害……这些科技应用伦理的原则,不仅要写在纸上,更要尽快写到实实在在的生活中。不扼杀探索,也不纵容伤害,才有真正的进步。

忽视当事者的感受让产品饱受舆论诟病。华商报副总编毕诗成认为:在关于科技伦理的界定中,有一项很重要的原则,就是“用户成为参与者”。让孩子有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带上头环,收获了什么,损失了什么,伤害了什么。忽略了孩子们的声音,忽略了对孩子们身心感受的评估,可能是某些教育辅助类科技产品最大的问题。此外,部分媒体也针对产品的安全性进行讨论,尤其是小学生对“赋思头环”的耐受度与不适感。

(人 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