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消费金融总第5964期 >2025-03-31编印

广西三江农商行:让三江早春茶香味更浓香飘更远
刊发日期:2025-03-31 作者:  语音阅读:

  每年2月初春,当祖国大地还沉浸在冬日的余韵中时,“中国早春第一茶”——三江早春茶已在侗乡的茶园里吐露新芽,开采上市。凭借着独特的生态优势,这里的早春茶比全国其他绿茶产区早7至 20 天左右与消费者见面。在侗乡这片历史底蕴深厚的土地上,人工栽培茶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悠久的茶叶种植史孕育出了丰富多彩的茶文化。

  近年来,三江充分发挥侗乡的自然优势、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聚力于提升“三江早春茶敢为天下先”茶叶品牌。2024年中国茶品牌价值调查结果显示,三江早春茶品牌价值高达36.05亿元。同时,三江聚焦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目前全县茶叶种植面积已达21.5万亩,干茶年产量2.02万吨,综合年产值达87亿元。茶产业已成为三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也是当地百姓增收致富的“金叶子”。

  在推动茶产业持续升级的道路上,三江农商行充分发挥乡村振兴金融主力军力量,全力支持当地百姓发展茶产业。截至2月末,该行累计为三江6574户茶叶种植户、44个茶叶加工厂提供贷款10341笔,投放资金15.43亿元,助力茶产业成为企业农户发展致富、推动乡村振兴、驱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强劲引擎。

  强力支撑为茶企找出破局点

  吴雪项是土生土长的侗族人,在茶产业领域默默深耕了20余年。早些年,她在独峒镇经营着一家茶叶加工厂,凭借着对茶叶的热爱和对市场的敏锐洞察力,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经验。

  2014年,在事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吴雪项的加工厂面临流动资金短缺的难题。关键时刻,三江农商行向她投放了一笔30万的茶叶个体工商户联保贷款,这笔资金如同“及时雨”,帮助她顺利周转资金,渡过了难关。

  有了之前的经验积累,吴雪项决定进一步拓展事业版图。后来,她又在程村乡成立了三江旺成茶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旺成茶业”)。旺成茶业创新性地采用“企业+基地”的发展模式,将企业的发展与茶叶种植基地紧密结合。2022年,三江农商行向旺成茶叶发放24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为该企业在产茶期收购大量优质鲜茶叶及引进先进的加工设备以提升生产效率、茶叶品质提供了有利条件。

  “我们的仓库经常堆满了茶叶,资金周转需求很大,和三江农商行合作以来,他们不仅支持力度大,服务也非常周到,是我们企业发展的‘贵人’。”吴雪项感慨地说。如今,旺成茶业已建成2个厂房,还计划加建第3个厂房,不断扩大生产规模。2024年,企业销售金额达到4千多万元。

  从传统手工制茶到现代化流水线作业,三江农商行累计为旺成茶业提供了近1900万元贷款资金。在金融力量的支持下,旺成茶业的产品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销售市场持续拓展。在生产高峰期,旺成茶业的生产车间24小时运转,全力赶订单、忙生产。厂长韦谷雨介绍:“我们每天能加工3万斤茶叶,4.5斤鲜茶能制成1斤干茶。”车间里的工人大多是当地人,其中一半是脱贫户,他们在家门口实现了灵活就业,增收致富更有奔头。

  在旺成茶业生产车间门口的左侧门框上,醒目地悬挂着两块三江农商行“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示范点”和“重点支持行业企业”的牌匾。这不仅是双方深化合作的见证,更彰显了三江农商行地方金融主力军对茶产业发展的精准扶持。

  及时补给给足茶企发展信心

  在距离旺成茶业3.4公里的三江程村工业园区,三江嘉谐茶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嘉谐茶叶”)同样在茶叶市场上忙碌着。今年开工第十三天,公司负责人吴更书就迎来了前来走访的三江农商行工作人员。

  “现在订单太多了,忙得不可开交!”吴更书笑着对工作人员说,“今年我增加了一些新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在设备上已经投资了350万元了,现在有3条生产线可以加工茶叶。”说话间,她的电话不断响起,客户都在催促发货,这已经成为她近期的工作常态。

  嘉谐茶叶主要从事茶叶收购转销,以生产红茶为主。企业从市场收购原材料,经过加工、提香、打包后,将成品批发销往四川、福建等全国各地。去年,受天气影响,春茶旺季提前,嘉谐茶叶每日收购茶叶的资金需求在8万元至15万元之间。由于资金回笼较慢,企业囤货所需的流动资金十分紧张。而且,当天收购当天加工的要求,让吴更书一度陷入困境。关键时刻,三江农商行迅速行动,为嘉谐茶叶申请了75万元可循环流动资金贷款,及时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

  “2023年至2024年,我们生产了48万斤左右干茶,销售额达到3000多万元。今年,有了三江农商行的支持,我们更要加大力度专心做茶叶。”吴更书说。从单纯的茶叶收购到多元化的加工生产,吴更书在这条路上走了十余年。有了三江农商行的支持,她对企业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长期支持育强地方茶叶产业

  三江侗族自治县仙池茶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仙池茶业”)是三江农商行近10年的合作伙伴。在三江扶贫生态产业园区,仙池茶业的茶业系列产品加工厂项目已建成,进入验收阶段,预计今年9月将完成设备安装投产使用,届时可形成年产茶叶700吨、茶油800吨的生产规模。

  2016年,三江农商行工作人员在走访过程中了解到,仙池茶业因扩大生产规模面临流动资金短缺的问题。该行迅速组织人员进行调查,并发放了50万元贷款,帮助企业渡过难关。随着企业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原有的厂房和老旧设备无法满足产能和产品质量的要求。为了提升生产水平,仙池茶业引进了先进的茶叶分拣、烘焙设备,实现了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精准化控制。在此过程中,三江农商行累计为其发放贷款2800万元。

  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和广西扶贫龙头企业,仙池茶业采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脱贫户”的运作模式,带动了众多农户和脱贫户发展茶叶、茶油产业。企业通过了有机认证、富硒农产品认证和香港优质“正”印认证,拥有735亩有机富硒茶叶基地和5000多亩有机富硒油茶林,万亩茶园绿色防控基地也获得了绿色食品认证。目前,仙池茶业已获得17项发明等专利,拥有7个注册商标,其中“侗美仙池”被评为广西著名商标,产品畅销国内外,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江农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更好地满足三江茶产业发展的资金需求,该行在原有特色信贷产品“侗乡茗茶贷”的基础上,推出了“侗乡茶企贷”。这一信贷产品专门为茶产业及茶叶种植加工的农户、企业提供资金支持,有效解决了茶农种植和茶企加工过程中的资金难题,为三江茶产业的持续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农商力量。

  下一步,三江农商行将继续紧跟三江茶产业发展步伐,持续优化金融服务。一方面,深入挖掘茶产业潜在需求,不断丰富和完善“侗乡茶企贷”等金融产品的功能与服务,进一步简化贷款流程、提高审批效率,让金融服务更加便捷高效;另一方面,加强与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的合作,搭建多方交流合作平台,为茶农、茶企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和市场信息,助力三江茶产业朝着更高质量、更具竞争力的方向发展,让“中国早春第一茶”的茶香飘得更远、更久。 (黄圣凤 吴团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