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4:资讯总第5963期 >2025-03-28编印

苏州高新区:30个项目“高新速度”奏响奋进曲
刊发日期:2025-03-28 作者:  语音阅读:

屏幕截图_28-3-2025_93346_.jpeg

  本报讯 (记者 汪宏胜 □ 刘晓平 施为)这个春季,苏州高新区以“效率提升年”为目标,全力打造全市产业科创主阵地和新质生产力重要增长极。自3月5日以来,已有30个项目成为“春日喜讯”,不断刷新项目招引和建设的“高新速度”新纪录。

  拼春时 项目数质双升

  第一季度,在项目数量与质量上,苏州高新区实现了双提升。3月5日,虎丘新材料产业化基地正式启用,预计年营收将超10亿元。3月15日,苏州联讯仪器股份有限公司总部项目也正式启用,预计年产值同样将超过10亿元。该项目在高速通信高端测试仪器和测试设备研发领域具有独特优势,实现了光通信芯片、器件、模块、设备整体测试产业链的全覆盖。此外,华日激光华东总部也于3月19日签约落户,将打造华东研发和制造基地,聚焦高功率、高能量超快激光器等领域。

  苏州高新区不仅注重项目的数量增长,更追求质量的提升。在这一波项目热潮中,既有5个总部项目,又有诸多具有“第一”“唯一”属性的项目,如鸿蒙智行授权(苏州)交付中心为全国首家;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苏州科研试验基地自带“中字头”科研基因。

  苏州高新区不断完善招商体系,成立区投资促进中心,打造专业化、国际化的招商服务队伍。近3年来,全区共招引亿元以上项目530个,其中10亿元以上58个、50亿元以上5个,新增企业主体3.62万家。去年,PAG、生物梅里埃、西门子艾闻达、阿特斯储能等一批总部项目纷纷落地,德国威卡、松下电子、精控能源等龙头企业相继加码。今年,中建材先进材料谷也成功签约落户,全区实现省重大项目连续三年全市第一。

  拼春劲 科创活力迸发

  3月初,位于高新区的南京大学苏州创新研究院以及浙江大学苏州工业技术研究院,共同上榜省级标杆孵化器名单。区内企业苏州美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顺利完成超亿元A轮融资,成为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母基金在全省生物医药领域的首个直投项目;苏州国科康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参与编制的《可穿戴式脑机接口专用脑电采集分析系统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T/CAS 976—024团体标准正式发布,填补了脑机接口领域标准空缺。

  超百家科研院所集聚,众多龙头企业成果突出,高标准载体加快建设……苏州高新区正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激发各类经营主体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将“源头活水”汇成“新”潮澎湃。

  截至目前,苏州高新区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两大主导产业”产值分别达1400亿元和1500亿元,新能源及绿色低碳、光子及集成电路、医疗器械及大健康“三大新兴产业”新增高质量项目超200个,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提高到59%。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加快布局,产业体系持续优化升级。

  拼春势 优化服务蓄未来

  同心共赴发展的春天,苏州高新区以快速响应和精准对接的服务,积蓄起未来的无限可能与机遇。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高新区不断提升服务质量,推出了一系列举措。例如,百旺工业自动化(苏州)有限公司在顺利获批《城镇污水排入排水管网许可证》后,工作人员送证上门,提升了企业的办证体验感。同时,苏州高新区还积极搭建平台,组织区内汽车产业链企业代表赴安徽芜湖,参加奇瑞-中国汽研供应链技术共创交流日活动,助力企业强创新、拓市场,寻求高水平合作。

  无论养老医疗还是文旅方面,苏州高新区均不遗余力。近期,与医疗法人杏仁会签订框架合作协议,将导入专业养老服务团队、打造高端养老和护理服务品牌;举办2025苏州高新区春日创新文旅推介会,推出6大春季文旅产品和4条赏花线路,展现丰富的旅游资源以及文化科技深度融合的蓬勃活力。

  此外,高新区进一步优化企业服务,提升群众的幸福感、满意度,开展“换位跑一次”活动,助力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创新推出午间“不打烊”升级服务;人才房票政策火热出炉,符合条件者可获得7万至200万元不等的购房补贴,全区人才驿站、人才社区也在不断完善和推进建设,优秀人才和项目纷至沓来。截至目前,高新区已集聚各类人才33万人,其中高层次人才5.3万人。

  开发建设30多年来,苏州高新区始终秉持“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初心使命,在国家高新区综合评价中持续进位,目前已跃居第18位,在全市综合考核中实现第一等次“三连冠”。去年,高新区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8家、居全省第三;新增上市企业3家、居全国各县区前列。

  未来,苏州高新区将继续铆足闯劲干劲,以创新为笔,以服务为墨,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阔步前行,持续唱响锐意进取的“争春开门红”之歌,为中国式现代化苏州新实践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