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长三角观察总第5963期 >2025-03-28编印

江苏盐城中天大丰海缆:新春奋进 赋能海上风电高质量发展
刊发日期:2025-03-28 作者:  语音阅读:

屏幕截图_28-3-2025_93235_.jpeg

  本报记者 魏 静 □ 许金栋

  2025年,正值“十四五”规划收官与“十五五”规划谋划的关键节点,中国经济发展的浪潮奔涌向前。在黄海之滨的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中天大丰海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天大丰海缆”)以饱满的热情与坚定的信心,投身于这场高质量发展的战役中。作为海上风电产业的领军企业,其多元业务布局、技术创新突破与文化责任担当,为行业注入了强劲动能,成为推动绿色能源革命的重要力量。

  多元业务协同发力

  新春生产热火朝天

  中天大丰海缆坐落于盐城大丰港经济开发区海上风电产业园,总投资超10亿元,占地面积50亩,新建厂房3.8万平方米。自2023年3月竣工投产以来,公司已形成年产海缆超1000千米的产能,可同时满足3—4个风电场的建设需求。公司业务覆盖交直流海缆研制、海缆敷设施工、风机塔筒吊装安装及运维服务等全链条,深度融入盐城海上风电产业生态圈——该市海上风电整机产能占全国40%以上,装备综合产能居全国城市首位。

  新春伊始,中天大丰海缆各生产车间机器轰鸣,10—220KV交联线生产机组满负荷运转,德国西科拉X射线在线测厚测偏系统精准把控产品偏心度≤5%。从铜杆拉制、绝缘层供给到铠装层成型,每条海缆历经200余项专利技术赋能,确保在复杂海洋环境中稳定运行。2024年,公司已为山东国华、国电投、三峡大丰等项目提供服务,累计销售额突破14亿元。目前在手订单约800千米,2025年预计开票销售超10亿元,一季度冲刺“开门红”态势显著。

  创新驱动技术突破

  筑牢行业领先地位

  依托母公司中天科技“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分中心”“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创新平台,中天大丰海缆构建了研发、检验、设计一体化体系,其研发团队攻克了35项国内及行业技术难题,实现交流500KV、直流400KV海缆等2项世界第一,16项新产品填补国内空白。2024年,中天大丰海缆加速智能化升级,启动设备“焕新工程”,通过5G全连接工厂建设,实现关键工序AI质检全覆盖,产品一次性合格率提升至99.2%,制造周期缩短15%。

  在深远海技术领域,中天大丰海缆率先布局动态海缆及柔性直流输电技术,中标江苏国信大丰85万千瓦、浙江华润苍南200MW等项目,海缆订单金额超10亿元。同时,凭借国际先进的水下脐带缆收放装置、铠装海缆制备工艺等专利,成功开拓欧洲、中东市场,2024年海外订单同比增长33.7%,为全球能源互联贡献“中国方案”。

  双碳战略引领航向

  绿色未来共筑辉煌

  作为海上风电产业链的核心企业,中天大丰海缆的发展轨迹与国家“双碳”战略高度契合。当前,盐城正全力打造千万千瓦级近海海上风电基地,中天大丰海缆凭借技术、产能与区位优势,深度参与三峡大丰、国信大丰等重点项目,为清洁能源并网提供关键支撑。随着“十四五”规划收官在即,公司将继续以创新为引擎,加速布局深远海与海外市场,推动中国海缆技术走向世界。

  在经济转型与绿色发展的浪潮中,中天大丰海缆的新春冲刺不仅是企业自身实力的彰显,更是行业信心的缩影。公司多元业务布局、技术突破与责任担当,为海上风电产业高质量发展树立了标杆。未来,随着更多像中天大丰海缆这样的企业崛起,必将为全球能源转型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