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日报,通过网络能“原汁原味”的阅读报纸,本系统快捷方便的展现给读者,既保留了传统报纸的独特风格,极大的节省了印刷费用,更扩大了发行的覆盖面,传播范围可遍布全球。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不得非法转载或者拷贝相关数据。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637706
商务合作:010-67604888
近日,《北京市工业旅游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公开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正式向社会征求意见。制定这一《实施方案》,旨在提升北京工业旅游能级和影响力,落实《北京市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推动工业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实现新型工业化与现代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实施方案》指出,工业旅游是智能工厂观光、工业遗产活化、工业博物馆研学融合并进的新兴业态,是企业提升综合管理水平、增值品牌形象的重要渠道,是公众愉悦身心、个性化体验消费的重要方式,是展示产业发展成就和科技创新实力的重要窗口,更是增进全民科技素养、培育创造精神的重要途径。
过去,在大众传统认知里,工业场景往往伴随着机器轰鸣、烟囱林立,而旅游则意味着漫步于山水之间、沉醉在人文景观之中,难以将二者紧密联系起来。但如今,工业旅游正在打破这种刻板印象,将工业生产的硬核魅力与旅游的惬意体验相融合,开辟出文旅市场的新赛道。
工业旅游的兴起,首先源于消费者对多元化旅游体验的追求。传统的观光旅游已不能充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他们渴望探索更独特、更具深度的旅游项目。在此背景下,工业旅游应运而生,其能够引领消费者走进工厂车间,目睹产品从零部件到成品的诞生过程,满足他们对工业生产的好奇心;引领消费者踏入古老的钢铁厂、纺织厂旧址,感受工业遗迹所承载的厚重历史,获得知识与文化的双重滋养。比如,首钢园在冬奥会的契机下,从曾经的钢铁厂,摇身一变成为滑雪大跳台、工业风文创园区,既保留了工业的粗粝质感,又融入了现代时尚元素,吸引众多消费者前来打卡,让工业遗迹重新焕发生机。
从产业发展角度来看,工业旅游为工业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新契机。在当下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的环境中,工业企业面临着拓展业务、提升品牌形象的挑战。发展工业旅游,企业不仅可以拓宽新的收入渠道,还能通过消费者的亲身体验,增强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一些食品企业开放生产车间供消费者参观,使其既能看到传统工艺的制作流程,也能现场品尝、购买产品,这种体验式营销方式,让企业的产品销量得以提升,品牌影响力也进一步扩大。工业旅游也为工业与文旅产业的深度融合搭建了桥梁,带动了周边餐饮、住宿、交通等相关产业协同发展,形成了强大的产业联动效应。
然而,工业旅游在飞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一些瓶颈。部分工业旅游项目存在内容同质化现象,只是简单地展示生产流程,缺乏创新和特色,难以给消费者留下深刻印象;一些工业旅游景点的配套设施不完善,如交通不便、讲解服务不到位,影响了消费者的游玩体验;还有些企业对工业旅游重视程度不足,投入的人力、物力有限,导致项目运营效果不佳。
要突破这些困境,工业旅游需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之路。企业应深度挖掘自身的独特优势,结合地域文化、行业特点,开发具有个性化的旅游产品。在配套设施建设上,政府和企业需共同发力,完善交通、餐饮、休息区等基础设施,提升接待能力;加强专业人才培养,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导游、讲解员队伍,为消费者提供优质服务。企业自身也要转变观念,将工业旅游作为重要业务板块来发展,加大投入,创新运营模式。
工业旅游为消费者提供了出行新选择,让“烟囱”与“诗和远方”和谐共融。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新模式在为消费者带来别样旅游体验的同时,也为工业企业和地方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工业旅游将释放出更大的发展潜能。
(王紫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