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热点总第5958期 >2025-03-21编印

消费舆情热点二月、三月报
热点事件之三:央视3·15晚会曝光“翻新卫生巾”
刊发日期:2025-03-21 作者:  语音阅读:

  【事件概况】

  3月15日,央视3·15晚会曝光了山东梁山希希纸制品有限公司以废品回收名义,从正规厂商低价收购应销毁的卫生巾、纸尿裤残次品及下脚料,筛选外观完整的“二等品”翻新后高价倒卖。部分产品未经灭菌处理,通过电商平台、社区团购流向三四线城市及农村市场。剩余废料被粉碎为原材料(如木浆、吸水树脂)再次流入生产环节,违反行业销毁规范。涉事残次品涉及多个知名品牌,存在卫生安全隐患,严重侵害消费者权益。

  事件曝光后,山东济宁成立由市场监管、卫生健康、公安等部门组成的联合调查组,依法对涉事企业进行查封,控制了企业负责人。苏菲、全棉时代、自由点等多个品牌紧急回应,包括否认与涉事企业存在合作关系,对瑕疵品、残次品有严格的处理机制,不会使其流入市场等。

  该事件引发了大量媒体报道和网友热议,数据分析显示,截至3月17日,该事件网络信息量达572万余条,舆情数据主要分布于客户端和微博,新闻报道及网络评论主要围绕“3·15晚会、卫生巾、纸尿裤、翻新、销毁”等关键词展开。

  【媒体视角】

  视角一:央视财经报道了济宁市梁山县的梁山希希纸制品有限公司收购正规企业原本应该销毁的不合格产品,再挑出形状完整且没有明显污渍和破损的“二等品”,翻新后进行倒卖的事件。记者深入厂区,曝光了这条黑心产业链的诸多内幕,引起广泛关注。

  视角二:有媒体报道了多家卫生护理品牌对该事件做出的回应。自由点、米菲大陆地区授权商声明已成立调查组配合监管部门调查,全棉时代、苏菲、Babycare否认残次料流入市场,护舒宝、七度空间称与新闻中被曝光的涉事企业无任何关系。同时,“胖东来卫生巾区域挂各品牌检测报告”这一话题也冲上热搜,体现了“翻新卫生巾”事件曝出后消费者对于安全放心的卫生产品的迫切需求与关注。

  视角三:有媒体发布消费提示,在选购女性卫生用品时应注意:检查包装完整性、外观整洁性、信息清晰度;查看包装上的卫生许可证号、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原产国或地区名称等标签说明;尽量选择大型商场、连锁超市、专卖店、正规网店等货源渠道相对可靠的平台购买。

  【网民观点】

  @恰一口雪啤:翻新卫生巾!“活久见”,也是见到新名词了。

  @princess温暖:看得我瑟瑟发抖,太可怕了。

  @檀个网友:赶紧把那些渠道商挖出来,那些不合格的产品目前还在市场上流通着。

  @螺旋桨密码:被曝光前难道监管部门从不进厂检查吗?

  【事件延伸】

  当“翻新卫生巾”的黑色产业链浮出水面,某些企业泯灭人性的逐利狂欢令人震惊。作为直接接触皮肤的卫生产品,其安全标准本应严苛如医疗用品,但这些黑心企业为压缩成本,将残次品回炉再造,消毒流程形同虚设,包装日期随意篡改,将消费者健康视为儿戏。这种对生命底线的漠视,不仅违反《产品质量法》的明文规定,更撕碎了企业立足之本的社会契约。

  同时,随着3·15晚会的曝光,很多网友不禁发出疑问:既然这条黑心产业链运行已久,为什么非得等到媒体曝光后才得到重视,加以整治?从曝光的生产画面看,车间污水横流、原料随意堆放,显然非一日之寒。这暴露出日常巡查的形式主义,抽检制度的漏洞百出,以及违法成本与企业暴利之间的严重倒挂。从原料采购到生产流通,每个环节都应纳入数字化监管网络。监管部门应对电商平台、物流仓储开展常态化突击检查,让“暗度陈仓”的伎俩无处遁形,更需重构惩罚性赔偿机制,让制售“翻新卫生巾”的企业倾家荡产,让监管失职者承担连带责任。希望当地监管部门的介入,只是彻底调查此次“翻新卫生巾”事件的第一步,消费者既想看到利欲熏心的黑心企业到底会承担什么样的责任,更想看到黑心企业口中所谓的“合作伙伴”,到底都有哪些品牌。

  卫生护理用品安全绝非小事,它关乎基本人权与生命尊严。重建信任需要铁腕治理:企业须恪守“健康至上”的底线,监管部门需建立“飞行检查+神秘买家”的立体监管,消费者组织更应完善集体诉讼机制。当每个环节的守护者都负起责任,消费者才能用上真正安心的卫生用品,社会才能筑牢质量安全的铜墙铁壁。

  (坤 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