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日报,通过网络能“原汁原味”的阅读报纸,本系统快捷方便的展现给读者,既保留了传统报纸的独特风格,极大的节省了印刷费用,更扩大了发行的覆盖面,传播范围可遍布全球。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不得非法转载或者拷贝相关数据。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637706
商务合作:010-67604888
3月17日,在国新办召开的介绍提振消费有关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多部门负责人共同解读《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将采取包括促进工资性收入合理增长、制定和推出育儿补贴政策、研究创设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在内的一系列举措,全方位扩大商品和服务消费。
推动消费提质升级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指出,总体来看,我国已连续十余年稳居全球第二大商品消费市场和最大网络零售市场,居民消费需求和结构不断升级,服务性消费支出占比持续提高,新的市场空间还在不断地拓展。同时也要看到,在多重因素影响下,消费者信心和预期偏弱、部分消费需求未充分满足、消费环境有待优化等问题仍客观存在,以提振消费扩内需、更好满足群众美好生活需要还有不少的工作要做。
“《方案》一方面从供需两端综合发力,在需求侧加大政策力度,着力促进居民增收减负。比如,提出促进工资性收入合理增长等。同时,统筹促消费和惠民生,坚持把提振消费同惠民生相结合。在强化消费政策协同方面,提振消费需要各方面政策协同发力,《方案》中提到,财税、金融、产业、投资等各项经济社会政策都要体现促消费的政策导向。”李春临说。
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司长李刚表示,商务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扎实做好《方案》任务落实,将重点围绕商品消费、服务消费、新型消费和消费场景四个方面,开展扩消费四大工程,持续释放多样化、差异化消费潜力,推动消费提质升级。
“良好的消费环境对提升消费意愿有重大意义。”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稽查专员嵇小灵称,下一步,市场监管总局将全面升级12315平台,强化大数据技术应用,推广消费纠纷在线解决机制,拓展基层消费维权服务网络,努力将更多的消费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实现消费维权“零距离”“高效率”。
就业、金融等多点发力
为了促进居民增收减负,多个部门围绕促进就业、优化支出结构作出部署。
在就业方面,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司长符金陵表示,支持强化就业优先政策。2025年,中央财政安排就业补助资金667.4亿元,支持各地落实就业创业扶持政策,统筹相关资金资源,促进充分就业,提高就业质量。
谈及如何促进就业以实现消费的持续增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负责人陈勇嘉表示,具体到促进就业的政策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将实施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就业支持计划。一方面,在岗位开发的方向上,将重点聚焦产业发展、扩大消费、重大项目和民生服务领域,为劳动者广开就业门路。另一方面,在具体政策举措上,将重点强化减负稳岗、扩岗激励、创业支持和人岗匹配等,以促进重点群体的就业和创业。
此外,围绕优化居民支出结构,符金陵还提到,2025年,财政部将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积极的财政政策将“持续用力、更加给力”,大力优化支出结构,进一步加大惠民生方面的支持力度,强化医疗、教育、养老、就业保障,支持提升居民消费能力。
“支持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达到每人每年700元,中央财政继续加大对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补助力度,并安排医疗救助补助资金296.5亿元,强化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制度综合保障。”符金陵说。
对于受到广泛关注的育儿补贴,李春临指出,国家卫生健康委已经在起草具体操作方案。“育儿补贴、劳动工资等政策,相关职能部门正在积极加紧制定和推出,后续会陆续出台,会进一步细化和实化。”
提振消费还需要金融支持,对于如何发挥金融对于消费的支持作用,中国人民银行信贷市场司负责人车士义表示,将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为扩大消费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综合运用准备金、再贷款再贴现、公开市场操作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充裕。
研究创设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加大消费重点领域低成本资金支持。同时,拓宽金融机构资金来源,扩大消费领域资金供给。支持金融机构以消费贷款、汽车贷款为基础资产,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加大汽车贷款、消费贷款投放。扩大柜台债券投资品种,拓宽居民财产性收入渠道用于消费。
符金陵也表示,为进一步提振消费市场,中央财政拟通过财政贴息的方式,引导带动信贷资源支持消费市场稳健发展。对消费领域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给予贴息支持,有力提升消费基础设施水平,加强服务人员的技能培训,增加优质服务供给。同时,对我国居民使用个人消费贷款进行的重点领域消费给予一定贴息支持,降低消费者信贷成本,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职责分工切实抓好《方案》贯彻落实,加强协同联动,完善工作机制,支持各地区因地制宜探索务实举措,加快形成促进消费增长的强大政策合力,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各层级、多样化消费需求。”李春临说。
(综 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