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日报,通过网络能“原汁原味”的阅读报纸,本系统快捷方便的展现给读者,既保留了传统报纸的独特风格,极大的节省了印刷费用,更扩大了发行的覆盖面,传播范围可遍布全球。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不得非法转载或者拷贝相关数据。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637706
商务合作:010-67604888
【事件概况】
近日,有媒体报道的“游客称在四川旅游时遭遇旅行社强迫购物,大巴雪天停无人区”事件,在网络上引起强烈反响。2025年2月16日,成都市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总队发布情况通报,通报中称相关执法部门已对涉事旅游团和事件进行了初步核实,涉事旅游团队为2月3日—5日从成都出发的九寨—黄龙三日游汽车团,该团队于2月4日在松潘杰步藏寨银饰购物店内消费980元。网传的“大巴车雪天停无人区”发生在2月5日上午,车辆在九寨沟县弓杠岭附近路边停驶约25分钟,后继续行程,并按合同约定去了川主寺风情街游客中心购物点(其销售的昆仑玉售价为100元至30000元不等),游客未购物消费。因涉事大巴车和导游何某均出团在外,相关部门将待其返回后进一步调查,并依法严肃处理。
该事件在网络上引起热议,数据分析显示,截至2月17日,该话题网络上的信息量达6万余条,短视频端和客户端成为热度最高的媒体渠道和平台,媒体报道和网友评论主要围绕“成都、文旅局、导游、强迫购物”等关键词展开。
【媒体视角】
视角一:澎湃新闻、《齐鲁晚报》等媒体报道了“游客称在四川地区旅游时遭遇到导游强迫购物,大巴雪天停在无人区”的事件。涉事旅行社——成都中国旅行社回应称,“该导游不是旅行社的,此事文旅局在处理。”成都文旅发布情况通报称涉事大巴车和导游均出团在外,待其返回后再进一步调查处理。
视角二:也有媒体报道了该事件曝光后在网络上引起的强烈反响:部分网友谴责导游的行为,认为在任何情况下,强迫游客购物都是严重侵犯消费者权益的;也有网友指出,大巴故意在零下13摄氏度的大雪天于无人区停留,有给游客施压的嫌疑。
【网民观点】
@MD满目星辰:四川旅游该好好整治了,我去年去九寨沟、黄龙,路上一天都有到商店消费的项目,不买导游就冷嘲热讽,买回来的东西质量还不好。
@香香米粒儿:每次遇到这种事,要么说导游不是旅行社的,要么说没有导游证,要么是黑导游。话说回来,他们是通过什么渠道接到团的呢?
@旧时光:这个应该是跟报团的价位有关,我的亲身经历,价位高的团没有强制消费,导游还会偷偷提醒你质量不好不要购买。
@像风一样:每年都有这样的新闻,屡见不鲜,屡教不改。
【事件延伸】
近日,四川发生的“游客称遭强迫购物,大巴雪天停无人区”事件,再次将旅行社的种种乱象暴露在公众视野之下。在气温低至零下13摄氏度、大雪纷飞的恶劣天气中,游客们不仅未能享受到应有的旅游服务,反而被迫在严寒中停车滞留,这样的行为简直令人发指。
旅行社作为旅游市场的主体,本应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为游客提供优质、安全的旅游服务。然而,一些旅行社却为了谋取私利,置游客的权益于不顾,采取各种手段强迫游客购物。这种行为不仅严重侵犯了游客的合法权益,也损害了旅游市场的健康发展。
此次事件中,涉事旅行社和导游的行为更是恶劣至极。在游客明确拒绝强制购物的情况下,导游竟然将大巴车停在无人区,以极端手段威胁游客。这种行为不仅是对游客权益的践踏,更是对旅游市场秩序的公然挑战。
我们必须认识到,消费者权益保护不是一句空话,而是需要实际行动来落实的。对于此类事件,相关部门必须依法严肃处理,绝不能姑息迁就。同时,旅行社也应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导游素质,切实履行好服务游客的职责。
此外,广大游客也应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选择正规旅行社和旅游产品,遇到侵权行为时勇于维权。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营造一个健康、有序的旅游市场环境。
(二 月 坤 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