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日报,通过网络能“原汁原味”的阅读报纸,本系统快捷方便的展现给读者,既保留了传统报纸的独特风格,极大的节省了印刷费用,更扩大了发行的覆盖面,传播范围可遍布全球。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不得非法转载或者拷贝相关数据。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637706
商务合作:010-67604888
□ 泳 鱼
近日,得力在上海静安大悦城为消费者打造了首个超过1000平方米、超过1000种文具文创产品和十大IP联名产品的大型文具节。据相关媒体报道,前来购物的消费者络绎不绝,“90后”“00后”“10后”年轻消费者齐聚一堂,活动现场人流密集程度堪比地铁早高峰。
笔者认为,在当前市场各种IP联名层出不穷的背景下,此次文具节在开学这个关键节点上,从人、货、场等多个维度展示了传统文具品牌的破局之路。
首先是消费场景重构。当下,年轻消费者期待的品牌活动应该同时具备好玩、好逛、好奇等特点。据报道,此次文具节现场安排了主题巴士巡游、限量款首发等多个活动,增强了消费者的参与感,拉近了品牌与消费者的距离。因此,从消费场景上,文具品牌销售模式应从以往单纯的货架陈列式转向沉浸式体验空间,将购物转化为文化消费活动。
其次是建立情感连接。在当下文具市场优质产品供给充足的情况下,消费者选择商品不再单纯考虑实用需求,自我表达、归属感及社交需求受到更多重视。诸多品牌布局情绪赛道,本意在于通过产品与消费者搭建情感连接,增强品牌忠诚度,树立“更懂”“更宠”消费者的品牌形象,以获得更多溢价。
最后是媒体传播“破圈”。一场活动的影响力不应该止于现场。品牌方通过留影互动、话题制造等方式,让线下活动与社交媒体传播矩阵结合,也将品牌的声音传到更多消费群体中,并不局限于传统文具用户。
此外,以跨界联动赋能品牌发展也十分重要。从这次文具节来看,得力除了在文具赛道本身创新,更深化打磨了文创的跨品类研发能力,覆盖杂货、周边甚至家居等多个品类。未来,品牌可以尝试与潮玩、咖啡、艺术等领域合作,打造“文具+”生态,提升品牌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