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日报,通过网络能“原汁原味”的阅读报纸,本系统快捷方便的展现给读者,既保留了传统报纸的独特风格,极大的节省了印刷费用,更扩大了发行的覆盖面,传播范围可遍布全球。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不得非法转载或者拷贝相关数据。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637706
商务合作:010-67604888
商家涨价“套取”补贴、使用国家补贴(以下简称“国补”)后不给予价保、商家原因导致消费者国补资格丧失……2月6日,中国消费者协会(以下简称“中消协”)发布2024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国补消费相关问题被列入“投诉热点分析及典型案例”。
报告指出,国补政策的初衷是为了让利于民、促进消费,但部分商家和平台的不当行为损害消费者权益,背离政策初衷,营销行为有待规范。报告总结了3个方面的问题:
消费者购买国补商品后发现价格大幅下降,要求补差价但被商家以“国补商品不参与价保”为由拒绝。消费者马先生投诉某电商平台,称其于2024年12月16日在该平台某品牌自营旗舰店支付8599元(原价为8999元,使用400元国家补贴)购买了一部手机。同年12月22日发现同款手机在其购买价格基础上降价700元,消费者按照平台客服要求重新下单比价,价格为7899元(原价为8999元,使用400元国家补贴和700元平台优惠券)。消费者要求价保,但平台以新订单使用了400元国补为由,只支持价保300元。消费者投诉后,该公司通过“消协315”平台与消费者进行和解,在已价保300元基础上,另行补偿消费者400元差价。
商家未按承诺时间发货,或者以库存不足为由强制取消订单,导致消费者国补资格丧失。2024年11月18日,消费者张女士投诉称其于2024年10月24日在某商城的某电视品牌自营旗舰店购买一台85英寸电视,下单时页面显示2024年11月15日送货。11月15日,消费者发现未发货,于是联系平台客服,客服回复称需要等到12月中旬。消费者称这台电视原价7299元,国补后价格为5791.2元,目前该电视已涨价,客服称如果不愿等建议退货,但是国补资格无法恢复。消费者认为延迟发货是商家的责任,退货后国补资格丧失不应由消费者承担。商家接到消费者投诉后,及时通过“消协315”平台与消费者进行和解。
此外,一些商家在补贴前先抬高价格,再用国补优惠吸引消费者,消费者质疑补贴被商家或平台截留。
对此,报告建议相关部门进一步明确补贴政策细则,细化国补商品的价格计算规则,防止商家虚高定价或通过涨价等方式套补侵害消费者利益。监管部门可重点加强对补贴商品价格的监督,对参与国补商品的价格波动进行动态监管,及时发现异常涨价行为。平台应当建立完善售后保障机制,明确国补价保政策。同时,建立补贴名额恢复机制,对于未实际完成交易的订单,应当自动返还消费者补贴名额,让补贴真正惠及消费者,有效提振消费信心、释放消费需求。
(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