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会展总第5926期 >2025-01-28编印

透过展会看中国:新质驱动 绿动未来
刊发日期:2025-01-28 作者:  语音阅读:

屏幕截图_24-1-2025_172657_.jpeg

  □ 本报综合整理

  展会,是经济发展的缩影,是创新活力的舞台。在这里,企业展示最新成果,行业交流前沿趋势,合作促成共赢发展。2024年,我国一系列精彩展会接连举办,专业场馆内熙熙攘攘,为城市添加了人气与活力。

  透过这些展品与交流,我们不仅能够领略到中国创新的活力与魅力,更能够洞察到其中蕴含的无限机遇与潜力。当前我国会展行业发展如何?呈现哪些变化趋势?数字之外,会展意味着什么?

  中国会展业绽放新光彩

  在1月8日至10日于天津举办的第二十届中国会展经济国际合作论坛上,全球会展业的精英们齐聚一堂,以“聚新质生产力,谋可持续未来”为主题,共同探讨行业发展趋势,共谋未来发展蓝图。论坛上,中国贸促会发布了《中国展览经济发展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境内经贸类展会数量达到3844场,展览面积较上一年度增长了10.1%。其中,5万至10万平方米的大中型展会数量显著增加,增幅达11.8%。

  近年来,会展业已成为推动各地经贸和人文交流的重要载体。具有60多年历史的广交会,架起了中国与世界贸易的桥梁;进博会作为世界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大型国家级展会,已成为新时代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闪亮名片;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历经十五届,见证了中国航空航天产业的蓬勃发展;而中国义乌国际小商品(标准)博览会,则成为了“买全球、卖全球”的新舞台。

  《报告》还指出,我国全年经贸类展会总展览面积达到1.55亿平方米,场均展览面积从2023年的3.59万平方米增加至4.03万平方米,增幅高达12.3%。

  在展会类型方面,《报告》显示,2024年工业与科技类展会数量位居各类展会之首,共计1064项,占比27.7%。紧随其后的是房屋建筑、装修及经营服务类展会(417项,占比10.8%),日用消费品及居民服务类展会(400项,占比10.4%),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类展会(319项,占比8.3%),以及食品、酒饮及酒店服务类展会(302项,占比7.9%)。

  许多参展商连续多年参加同一展会,成为了忠实的“会展迷”。华沙PTAK国际展览中心管理委员会主席托马什·希普瓦在第六次参加CEFCO论坛时表示:“中国在全球会展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我每次来中国都能发现新的合作机遇和合作伙伴,我们正积极邀请更多中国企业一同开拓全球市场。”

  以会兴业 助力城市繁荣

  “办好一个会,搞活一座城”,会展行业以其独特的“一业带百业”辐射带动效应,展现着不可忽视的“乘数效应”。从人的角度来看,客商的大量聚集极大地促进了餐饮、住宿、交通、零售、旅游等相关行业的繁荣;从城市的角度来看,会展业推动了城市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的不断完善,提升了城市整体运营服务水平。

  以夏季达沃斯论坛为例,这一盛会已成为天津以会兴业、扩大开放的一张闪亮名片。弗兰德传动系统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勾建辉曾多次参加夏季达沃斯论坛,各类技术和管理领域的交流让他收获满满,为企业的中期发展战略制定提供了广阔的视野。

  除了夏季达沃斯论坛,天津还成功举办了众多具有影响力的展会。例如,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吸引了丹麦生物制药公司诺和诺德总部管理层的视频参与,他们期望在中国寻求更多合作伙伴。连续11年在津办展的碧海钓具产业博览会,更是汇聚了美国纯钓、阿布等品牌,以及日本达瓦、禧玛诺等知名品牌,展现了会展业的强大吸引力。

  2010年投入使用的天津梅江会展中心,原本是为承接夏季达沃斯论坛而建。如今,这里已发展成为一座年纳客总量超千万人次的现代化综合性会展中心,每年服务展会60余个,让各类产业与世界潮流紧密相连。其周边便利的交通网络和配套服务,也吸引了众多国际品牌的入驻,如美国沃尔玛旗下的高端会员制商店山姆会员商店在津首店、星巴克等。山姆会员商店在天津的首家店铺开业后,连续多年销售额保持双位数增长,这坚定了沃尔玛在天津追加投资的信心。如今,山姆会员商店在天津的第二家店铺也已开工建设,预计2025年内开业,有望进一步提升城市消费能级。

  中国贸促会会长任鸿斌表示,会展业连接生产与消费、供给与需求、国际与国内,是联通各国企业、市场和要素资源的重要桥梁。它被誉为国民经济的晴雨表、产业发展的助推器,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国际经贸合作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国际展览业协会首席执行官柯世祺也指出,全球会展业创造的年GDP超过2000亿美元,并提供340万个岗位,广泛辐射工业、旅游业、服务业等多个领域。会展业的蓬勃发展,无疑为城市的经济繁荣注入了新的活力。

  会展向“新”向“绿”

  乘VR座舱穿越北京中轴线、在元宇宙体验中心参观数字艺术展览……随着中国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高端装备、新材料、海洋工程装备等领域的诸多前沿科技在国际性展会中纷纷亮相,会展业迎来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报告》显示,2024年,新质生产力成为中国年度热门展览主题。2024年工业与科技类展会数量居各类展会首位,共1064项,同比大幅增长63.4%;占比达27.7%,比2023年增加11.1个百分点。

  “我们不仅要精心策划展览展会活动,还要通过沉浸式的品牌故事讲述,运用虚拟现实等技术打造互动式体验,以创新的个性化展览展示满足消费者需求。”国际展览与项目协会董事会主席查克·格鲁扎德说。

  “随着资讯科技的快速发展,会展业进入了‘数智时代’,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质生产力的出现为会展业带来了新机遇。”香港贸易发展局副总裁张淑芬介绍,该局推出了“展览+”这一线上线下融合的新模式,以实体展为主、网上智能配对为辅,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将更多潜在的生意伙伴配对给展商与买家,提升展览的体验,提供更精准、更有效的服务。

  “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重塑会展设施、管理、服务等各个环节,推动会展业从传统生产性服务业向现代化服务业转变。”任鸿斌说。

  “2024年中国经贸类展览行业紧紧抓住新质生产力发展机遇,以创新驱动为引领,以绿色低碳为导向,展示中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最新成就,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等成为重点与热点展示内容。”中国贸促会展览管理部部长邬胜荣说。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会展业的绿色低碳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和行业标准。更多中国重点展会积极倡导践行绿色办展理念,为中国乃至全球会展业绿色发展提供了重要示范。第136届广交会在100%绿色布展基础上,探索创建零碳广交会,首次实现碳中和目标;第二届链博会制定了“绿色搭建、绿色运营、绿色餐饮、绿色物流、绿色推广”联动方案,入选《中国绿色展览发展报告2024》优秀案例。

  “可持续发展已经是各行各业的主流期望。”查克·格鲁扎德表示,近年来世界范围内的会展业企业都通过加大可再生材料使用、进行碳中和场馆运营等多重方式,不断使自身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柯世祺说,目前全球会展业都致力于运营净零碳活动,通过成立可持续发展工作组、设立可持续奖项、设立全球会展标准等措施,力争实现“零碳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