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聚焦总第5925期 >2025-01-27编印

年味儿不等于钱味儿
刊发日期:2025-01-27 作者:  语音阅读:

  岁末年初,一股节俭办春节的清风正悄然吹拂。从内蒙古到北京,从河南到广西,越来越多的地区正在用智慧和创意重新定义春节的“仪式感”。

  年味儿到底是什么?过去物质匮乏的年代,人们对春节的期盼,是一身新衣、一道佳肴,甚至是一挂鞭炮。而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需求早已从物质层面转向精神层面。过节真正的意义,不在于“砸”多少钱,而在于它承载的亲情、团圆、传统和文化。

  然而,有些地区曾一度将春节庆祝活动的排场与年味儿画上等号,投入高昂花费装点街道、燃放烟花、举办声势浩大的表演来制造所谓的节日氛围。这很难真正唤起人们内心对春节的认同感,反而造成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与春节传递的团圆、和谐的内涵背道而驰。动辄挂满街道的灯组、处处张挂的奢华装饰,不仅增加了财政负担,也与节日的本义渐行渐远。用高昂的代价堆砌出的年味儿终究只是短暂的热闹,无法留下长久的记忆和温情。

  今年的变化令人欣慰。多个城市妙招频出,节俭过年,既节约了成本,又实现了城市美化。这些做法正是“勤俭持家”这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生动诠释。从经济角度看,节俭办节有助于减少不必要的开支,将更多资源用于社会民生;从环境角度看,节俭办节能有效减少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从文化角度看,中华民族自古就崇尚节俭,讲究“细水长流”“以俭养德”。节俭过春节,有助于引导人们摒弃奢华、攀比之风,过一个更有意义的团圆年。

  年味儿不等于钱味儿,春节的意义从来不在于花多少钱,而在于人们如何用心去过。如何让春节更有年味儿?答案并不复杂:少一些形式主义,多一些真情实意。

  对于地方政府而言,节俭办节并不意味着简单化、敷衍化,而是要用更有创意、更贴近民众需求的方式来营造节日氛围。以节俭为原则,以民生为重心,才能让春节真正成为全民共享的欢乐时光。

  (方 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