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将至,全国各地纷纷出台节俭办春节的措施,希望保持节日氛围又兼顾绿色环保。多个城市不再出现灯笼满树挂的奢华景象,取而代之的是“每分钱都花在刀刃上”的精打细算。
据悉,内蒙古自治区二连浩特市在春节氛围营造工作中充分考虑环保和节能,选用高效、低能耗的照明设备,并重新设计2024年拆除的灯组骨架造型,实现了美化城市与绿色环保的双重目标。
河南省郑州市也践行了“经济适用、绿色节约”的原则。据郑州市城管局介绍,全市16个区县(市)、开发区的230个道路(节点)的春节氛围营造工作已基本完成,共悬挂红灯笼及各类彩灯13万余个。此次氛围营造工作的一大亮点是节约节俭,尽量采用往年使用过的旧灯具,鼓励循环使用材料,杜绝铺张浪费,同时避免对树木、绿化带等区域生态环境的破坏。
郑州市园林局表示,郑州植物园充分利用废旧钢结构骨架巨型灯笼和红圆环,将其翻新改造后应用于景点当中;此外,还运用废弃竹子和树枝编制大型红色立体字“你好2025”,将绿色环保行动与新春庆祝巧妙结合,让环保创意在新年当中绽放光彩。
北京作为首都,在春节景观布置上也体现了低碳节俭的理念。据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介绍,以“暖亮京城、欢乐春节”为主题的全市春节及元宵节景观布置已基本到位,涉及主要大街近1000条、背街小巷3000余条,是历年来布置范围最广、内容最丰富的一次。此次景观布置的一大突出亮点是充分利用往年的景观布置材料、灯笼灯饰、部件材料、景观小品、雕塑等,采取变化布置点位、更换布置元素、增加灯饰投影等措施,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意设计。据统计,北京市景观小品利旧率达到66%,灯笼灯饰利旧率约78%。这种“利旧为新”的方式不仅节约了资源,实现了“花小钱、办大事”,还以可感、可见的方式给人们带来了“绿意盎然”的良好体验。
“足国之道,节用裕民。”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深入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加强资源节约集约循环高效利用,提高能源资源安全保障能力。此次多地节俭办春节的做法,正是对这一要求的积极响应。通过节约资源、循环利用,各地不仅在春节期间营造了喜庆祥和的氛围,还向社会传递了绿色发展的理念。
(综 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