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日报,通过网络能“原汁原味”的阅读报纸,本系统快捷方便的展现给读者,既保留了传统报纸的独特风格,极大的节省了印刷费用,更扩大了发行的覆盖面,传播范围可遍布全球。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不得非法转载或者拷贝相关数据。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637706
商务合作:010-67604888
本报讯 (记者 闫 廷)1月15日,在内蒙古自治区两会期间,内蒙古自治区人大代表、伊利集团执行总裁、内蒙古自治区总商会副会长张剑秋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报告总结成绩客观全面、部署工作务实具体,让我们倍感振奋。‘乳业要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部署对乳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大型乳企逐步从重规模向重质量发展,这对企业的运营模式、创新能力、品牌营销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张剑秋说,政府工作报告释放了积极信号,为企业发展增添了信心,让企业经营者们深感暖意。2024年,伊利集团稳居世界乳业品牌价值榜前列。同时,伊利集团充分发挥龙头企业作用,对合格牛奶应收尽收,2024年收奶273万吨,发放融资贷款4.3亿元。
“近年来,伊利集团积极助力自治区完成‘五大任务’,加速突破技术瓶颈,持续打造乳业创新标杆。自主研发的乳铁蛋白制备工艺打破国际垄断,活性乳铁蛋白保留率达到90%以上,超过国际水平;赛科星公司培育的种公牛包揽国内种公牛排名前8名;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育种1号芯片’标志着我国自主掌握了高产、长寿、抗病奶牛的基因组检测技术。”张剑秋说。
张剑秋表示,伊利集团将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的决策部署,以重大项目建设稳预期、提信心。伊利集团将加快完善伊利健康谷产业布局,力争15万吨原制奶酪三期、6.3万吨奶粉三期2个项目年内投入运营,推动“从一棵草到一杯奶再到一块酪”的产业布局初具规模,用投资建设的实际成效彰显奶业发展的好势头、好前景。同时,以更大力度推进节能减排、升级节水举措,和产业链合作伙伴一起加速推进产业绿色化、低碳化转型,打造更多零碳样板、建设更多绿色工厂,携手推进现代化奶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