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日报,通过网络能“原汁原味”的阅读报纸,本系统快捷方便的展现给读者,既保留了传统报纸的独特风格,极大的节省了印刷费用,更扩大了发行的覆盖面,传播范围可遍布全球。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不得非法转载或者拷贝相关数据。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637706
商务合作:010-67604888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列为2025年要抓好的九项重点任务的第一位,并提出“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扩大服务消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扩大消费长效机制,减少限制性措施。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服务消费越来越成为扩大消费的增长点,同时也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服务消费的模式、内容和体验都在发生深刻变化。数字赋能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对于扩大内需和稳定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
服务消费成为消费提质扩容的重要引擎
数字经济时代,居民消费结构持续优化,服务消费占比快速提升,驱动消费不断提质扩容。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居民收入水平提高、人口结构变化以及消费核心需求转换等,消费对象正在加速从实物消费向服务消费转变,消费者对教育、健康、文化、旅游等服务消费的需求不断增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服务零售额比上年增长20%,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增长14.4%,占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45.2%,服务支出消费增速显著快于商品消费支出增速。
2024年上半年,我国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6200元,同比增长9.2%,快于居民人均消费增速2.4个百分点,占居民消费的比重为45.6%。具备舒适性、发展性、享受性等特征的服务消费,如文化旅游、医疗养老、体育保健、教育文娱等在居民消费中所占比重明显提升,成为消费提质扩容的重要引擎。
在推动服务消费发展的过程中,数字技术的作用正在逐年凸显。数字赋能服务消费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可以借助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提升服务生产效率,推动服务消费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数字技术克服服务缺陷,提升服务体验。二是构建全新消费场景,满足个性化需求。三是降低信息搜寻成本,优化资源配置。四是新基建提供底层支撑,推动新业态新模式发展。
以数字化激发服务消费潜力
服务消费数字化转型是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是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重要环节,以数字化激发服务消费潜力、推动服务消费升级势在必行。为更好地把握数字化带来的机遇,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
第一,加快服务业数字化转型,为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服务业数字化转型与服务消费之间是相互促进的,数字化转型可以为服务消费带来诸多积极影响。比如,数字化技术可以帮助服务提供者跨越地理限制,为更广泛的客户群体提供服务:通过数字化手段,如在线预订、移动支付等,可以减少消费者的等待时间,提高服务效率,还可以利用数字化技术更精准地分析消费者需求,提高服务的个性化和定制化水平,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要。
第二,强化数字技术的应用,构建服务产品供给者和消费者的信任机制。一是由政府部门牵头,联合社会组织、平台企业、行业龙头企业等,同时积极鼓励消费者参与,共同制订服务消费标准细则。二是明确数字身份认证,加强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三是增加供需双方透明度。四是顺应数字经济和数字消费发展规律,及时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促进平台经济在规范中创新发展,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长效监管机制。
第三,发挥数字平台的供需枢纽作用,优化数字服务消费生态体系。数字平台链接无数商家和用户,是供需双方的枢纽。实践中应充分利用好数字平台的评价榜单,增加线上曝光,激发消费活力。政府部门积极完善文化旅游、餐饮酒店、快递配送、家政服务、养老托育、健康消费、商务服务等领域的服务标准与认证制度,从而将更多潜在消费需求挖掘出来。
第四,以数字技术拓宽服务消费场景,拓展服务消费空间。支持数字企业积极应用柔性化、智能化生产模式,加强技术、产品、服务创新,搭建数字化服务平台,打造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的数字消费新场景,丰富服务消费业态。推动服务消费相关领域同数字技术深度融合,运用5G、云计算、人工智能、VR/AR、3D打印等数字技术,构建丰富多元的服务消费场景。推动线上线下融合,重点是利用数字技术更新传统服务的交付模式、体验模式、运营模式,扩充服务消费内容,大力发展线上社交、云体验、预约服务、无接触服务、到家服务等新兴服务,以此拓展服务消费空间。
(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