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日报,通过网络能“原汁原味”的阅读报纸,本系统快捷方便的展现给读者,既保留了传统报纸的独特风格,极大的节省了印刷费用,更扩大了发行的覆盖面,传播范围可遍布全球。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不得非法转载或者拷贝相关数据。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637706
商务合作:010-67604888
河南省漯河市作为首家中国食品名城,产业特色鲜明,形成了以肉类加工、粮食加工、饮料加工、果蔬加工、包装材料、食品机械六大产业集群为核心的现代化食品工业体系,主导建设省级中原食品实验室,为推动食品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未来食品、健康食品提供科技支撑。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漯河监管分局以金融“五篇大文章”为抓手,发挥监管引领作用,引导辖内银行保险机构助力辖内特色产业发展。
科技金融赋能,支持产业转型升级。该分局持续推动科技金融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落地,督促引导辖内银行保险机构创新金融模式和手段,积极拓展融资空间,塑造食品产业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截至2024年12月末,累计为20个园区131家企业提供资金支持14.59亿元,用于支持企业提升研发能力、扩大生产规模;推出“创新贷”“创业贷”“人才贷”等金融产品,发放食品领域创新创业类贷款3.7亿元,助力食品创新人才高地建设;积极落实漯河市“三链同构”以及“食品+”战略,截至2024年12月末,全市银行机构围绕食品包装、绿色食品添加剂、食品物流及动物饲料等食品产业链相关领域加大信贷投放,贷款余额达57.9亿元。
绿色金融赋能,引导产业持续发展。该分局聚焦农业资源优势再造,农发行漯河市分行以及以农业银行为代表的大型银行累计为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授信4.5亿元,预计支持建设高标准农田6万亩。聚焦加工环节节能减排,今年以来,辖内银行机构累计授信1.35亿元,用于支持食品制造、食品添加剂研发、食品包装等3个食品行业领域项目的更新改造。
普惠金融赋能,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漯河市食品企业中,小型、微型企业在数量上依然居主导地位。该分局辖内银行机构结合食品企业结构特点,以普惠金融为抓手,坚持保量、稳价、优结构导向,契合食品产业市场主体“短、小、频、急”的融资需求,深度结合“行长进万企”活动,积极服务长尾客户,不断拓展金融覆盖面。截至2024年12月末,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投向食品小微企业贷款余额 26.03亿元,占全市银行业机构向食品行业贷款余额的44.9%,切实增强了市场主体的金融服务获得感。
保险保障赋能,提升食品安全水平。该分局引导保险机构从服务能力建设、产品服务创新、提升风险管控等方面着手,有效推动食品安全责任保险机制建设。截至目前,辖内保险机构已落地涉及食品安全相关险种11个,提供风险保障12.01亿元。近三年来,中国银行漯河分行与太平财险漯河分公司探索搭建“银保合作”平台,以漯河市西城区为试点开展战略合作,通过推动“食品生产经营主体使用银行金融服务——银行出资为食品生产经营主体投保——保险公司提供风险保障”模式运转,实现银行、保险、经营主体“三方共赢”。试点落地以来,累计服务客户2000余个,为食品生产经营主体提供风险保障40.73亿元。
下一步,漯河监管分局将继续发挥监管引领作用,引导金融机构躬身入局,进一步深化推动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金融在促进科技和产业深度融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的独特作用。
(李淑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