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综合总第5916期 >2025-01-14编印

2024年特殊食品行业科技与产业发展十大事件发布
刊发日期:2025-01-14 作者:  语音阅读:

  (上接A1版)

  四、保健食品原料目录不断丰富,促进产业向“新”发展

  近两年,人参等功能性原料、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等营养素补充剂原料持续发布,创新了保健食品中食药物质使用和原料复配的监管思路,极大丰富了保健食品原料目录,目前已达96种。原料目录的不断丰富,不仅有效降低产品研发和准入成本,缩短产品上市周期,而且节约行政资源、提升监管效能。保健食品高质量的备案,将有效促进产业优势资源转化,保障产业高质量供给能力和水平。

  五、保健食品“双无换证”全面启动,促进产品更新换代

  2024年10月,《在产在售“无有效期和无产品技术要求”保健食品集中换证审查要点》发布,明确了注册证书的有效期、规范了保健功能声称、完善了产品技术要求等重要信息,为“双无”产品换证后的生产和功能声称提供了法律依据,切实保障产品安全、有效。“双无换证”工作将解决行业复杂的历史遗留问题,实现产品注册与生产许可、监督管理有效衔接,避免监管盲区,统一监管标准,进一步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和属地监管责任。

  六、婴配食品新国标全面实施,助力产品配方更科学

  婴幼儿配方食品新国标结束了两年过渡期,于2023年全面实施。截至目前,婴配乳粉已有1248个配方获得新国标注册,婴配乳粉新国标配方注册攻坚工作阶段性成果显著。新国标充分考虑我国不同年龄段婴幼儿生长发育特点,对营养素成分和含量进行调整,推动婴配乳粉配方更加科学、产品标签标识更加规范。由此,不仅保障了婴配乳粉市场的平稳供应,而且促进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提升科学管理水平,对重塑行业格局、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七、专属标识“小蓝花”提升特医食品辨识度和认知度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标识指南》发布实施,明确了特医食品的专属Logo“小蓝花”,并要求标注在产品最小销售包装标签主要展示版面的左上角或右上角。“小蓝花”图案为四叶草和两片手托叶,寓意传递爱心、守护健康、凝聚力量,突出特医食品营养支持的特性。专属标识“小蓝花”的发布,有效提升了消费者对特医食品的辨识度和认知度,助力消费者更清晰地识别和正确选择特医食品,通过具象化的科学普及,促进特医食品产业健康发展。

  八、特医食品优先审评审批破冰,更好满足临床需要

  2023年修订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管理办法》明确申请注册罕见病类特医食品和临床急需且尚未批准过的新类型特医食品,可适用优先审评审批程序。2024年发布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进一步规范了特医食品临床试验过程,保证数据及结果的科学、真实、可靠。2024年10月发布了《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优先审评审批工作程序》,加快满足临床急需。系列新政策的实施可加快罕见病和临床急需特医食品的上市进程,积极推动我国罕见病等特医食品持续可及,保障罕见病家庭和临床营养有“粮”可用。

  九、海南自由贸易港暂时调整适用食品安全法,特殊食品临时进口先行先试

  2024年6月28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决定:授权国务院在海南自由贸易港暂时调整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有关规定,期限为五年。少量罕见病类和特定全营养类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适量保健食品临时进口使用政策进入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先行先试”,可满足国内特定人群对欧美等境外国家已合法上市特殊食品的多元需求,也将进一步助力相关产品在国内完成注册走向市场,推动我国特殊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

  十、特殊食品监管国际合作成果丰硕,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

  2024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以高层领导互动访问为契机,我国特殊食品安全监管国际合作迈上新台阶。市场监管总局与芬兰农业和林业部、澳大利亚农渔林业部、新西兰初级产业部分别签署了婴幼儿配方乳粉注册监管领域合作文件,与意大利卫生部就促进双方合作进行了积极磋商。通过建立多边沟通合作机制,促使特殊食品境外核查工作便利化、常态化;通过开展信息共享、技术合作及能力建设,不断推进市场监管领域高水平对外开放,强化相关领域务实合作,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      (韩 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