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日报,通过网络能“原汁原味”的阅读报纸,本系统快捷方便的展现给读者,既保留了传统报纸的独特风格,极大的节省了印刷费用,更扩大了发行的覆盖面,传播范围可遍布全球。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不得非法转载或者拷贝相关数据。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637706
商务合作:010-67604888
本报讯 1月11日,由消费日报社主办的“消费向‘新’而行”研讨会暨《消费日报》创刊40周年座谈会在全国农业展览馆举行。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中宣部原副部长、中国文联原党组书记胡振民通过视频致贺词。全国工商联原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中国民间商会原副会长庄聪生;商务部原部长助理,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名誉会长黄海;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党委副书记王世成;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党委常委、副会长,消费日报社党总支书记李玉中;国务院国资委直属机关党委原副书记兼纪委书记王平;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秘书长郭永新;中国经济传媒协会副会长,新华社《经济参考报》原总编辑杜跃进;中国行业报协会副秘书长侯圣华等来自行业主管部门的领导和嘉宾200余人出席了本次活动。
胡振民在贺词中提出,《消费日报》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办报理念,锐意进取,守正创新,希望未来为广大读者提供更多、更好的消费信息和精神食粮。
庄聪生强调了消费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他表示,民营企业必须创新,适应市场变化,满足消费者对多样化、个性化和价值化的需求。通过加强自主研发、推动数字化转型以及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等措施的实施,民营企业将不断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黄海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消费市场经历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过程,当前消费市场由高速增长转向低速增长。面对挑战,商业企业需具备洞察力、商品力和引流力,以适应消费者心理变化。
王世成指出,《消费日报》创刊于1985年1月3日,当时全国只有7.3万多家轻工企业、1200多万名轻工人,如今全国规模以上轻工企业近20万家、轻工人约3500多万名,轻工业通过技术创新,不断发展、调整、充实,行业规模不断扩大。40年来,《消费日报》作为全国性行业类媒体,坚持正确的办报方向,始终与党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始终以饱蘸理性与激情之笔,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始终为消费者抒怀,为轻工业放歌。
王世成表示,进入新时代,《消费日报》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及国资委、中社部、中国轻工联党委工作要求,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根植轻工行业”为基础,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为原则,服务国家和轻工行业大局。通过打造评论品牌栏目“消费时评”,唱响经济光明论;连续11年推出全国两会“轻工代表委员建言献策”系列报道,为国家经济发展建言,传达行业基层心声;策划“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构筑新质创新体系”以及全国工业设计职业技能大赛、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等系列报道,聚焦国家大政方针在轻工业的落地生根;从单一的纸媒发展成为兼具报、网、微等多种形态的全媒体矩阵,推出一大批系统化集成、可视化表达、立体化传播的新闻作品,影响力稳步提升。
对于《消费日报》未来发展,王世成提出四点建议:
一是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创新办报理念,续写影响力稳步提升新篇章。不断深化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的理解和学习,以党建工作为引领,弘扬主旋律,唱响正能量,壮大影响力,提升公信力。
二是把握时代大势,乘风数字化浪潮,构建融媒体平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构建适应全媒体生产传播工作机制和评价体系,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一系列重大部署为推动主流媒体守正创新指明新方向、赋予新动能,要科学把握新时代媒体融合发展的趋势和规律,积极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的要求和战略部署,应用先进手段做强做大行业媒体。
三是服务国家建设,服务美好生活,服务行业高质量发展。行业报道要紧扣产业特点,讲好轻工故事,从专业角度坚持问题导向,严格内容把关,厚植专业新闻影响力,进一步打造成为行业动态和深度信息有效传播和权威发布的重要渠道。要聚焦国家政策在轻工业的践行成果,从聚焦轻工业构筑轻工新质创新体系、新质标准体系、新质产业集群、新质人才体系着手,落实“人民轻工”的初心使命。要聚焦轻工业服务美好生活的行业企业亮点,把“三个服务”做出特色。
四是切实加强报社自身建设,打造过硬的专业化骨干队伍。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规范党建工作,凝聚党员队伍,加强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切实规范基层党组织建设。推动消费日报社党风廉政建设向纵深发展。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注重新党员和年轻干部培养,落实“人才是第一生产力”的理念,通过人才引进、评价、发现、培养、使用、激励等措施,进一步夯实创新发展的人才基础,根据业务战略规划进一步优化组织架构和人员配置。严守《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加强对记者,特别是对记者站的管理工作,依法依规开展采编和经营工活动。坚决杜绝有偿新闻、有偿不闻、以稿谋私行为,切实打造一支真正思想端正、作风正派、业务过硬、视角开阔的新闻采编队伍。在新闻采编工作中,要重视抓好“三审三校”制度落实,强化重大选题备案、审批制度,进一步提高办报质量。
李玉中在致辞中强调,“人民轻工为人民”,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消费日报》将不断提高政治站位,旗帜鲜明地把政治性原则贯穿落实到新闻舆论工作的全过程,确保新闻报道的权威性和导向性;将更加注重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现轻工业在高质量发展中的新成就、新经验和新风貌;将不断加快媒体融合的脚步,积极探索新媒体环境下的报道方式和传播手段,让中国轻工业的声音传播得更远、更广。
(下转A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