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综合总第5913期 >2025-01-09编印

消费舆情热点2024年12月、2025年1月报
热点事件之二: 航空公司回应飞机“锁座”规则引发网民关注
刊发日期:2025-01-09 作者:  语音阅读:

  【事件概况】

  据媒体报道,临近春运,有不少旅客反映,购买机票准备线上值机选座时,大量座位被“锁定”,前排、安全出口、靠窗和靠过道等较为舒适的座位几乎都无法选择。例如从北京飞往乌鲁木齐的一趟航班,客舱一共176个座位,除安全出口外,客舱前后的座位都有不少被“锁定”,尤其是经济舱前10排,几乎每排靠窗和过道的座位都无法选择。对此,航空公司客服工作人员表示,每个飞机“锁”的座位不同,如果有里程兑换座位,可以尝试用里程进行兑换。假如这个航班有里程兑换座位,但是没有选完,到机场也可以现场办理。据多家航空公司相关规定,目前国内航空公司基本上都推出了预选座位的增值服务,一般国际航班采用付费购买的形式,国内航班则需要通过积累里程兑换。但各家航空公司均未明确“锁座”的规则和比例,对于不同旅客购买选座服务时的规则和定价标准也没有详细说明。

  该事件引发了关注讨论,数据分析显示,截至1月5日,该事件网络信息总量共计3万余条,其中微博和客户端成为热度最高的媒体渠道和平台,媒体报道和网友评论主要围绕“航空公司、值机、‘锁座’、吃相难看、航班”等关键词展开。

  【媒体视角】

  视角一:中新经纬等媒体报道了消费者在线上值机时遇到大量“锁座”的现象,对此记者采访了多家航空公司,得到的理由包括“出于载配平衡安全考虑”“为现场值机预留的座位”“供付费选座或会员积分兑换预留的优选座位”等,但普遍没有更详细和明确的说明。

  视角二:有媒体针对此事件采访了有关专家,专家认为航空公司可以推出选座渠道,关键收费要合理合规,要制定公平合理的收费标准,做到明码标价,并公布线上投放座位的规则、数量及实时剩余座位等信息,让消费者在充分知情的情况下自主选择选座渠道。

  【网民观点】

  @云云喜欢画:“锁座”不全是套路,飞机配载平衡很重要,但航司也得公开透明,把规则说清楚,不能牺牲普通乘客权益去维护高卡用户,这不地道。

  @桂圆札记:有些航空公司把比较好的座位锁住,想要选座得花钱买或者出积分兑换。

  @会员87350:几年前坐飞机的时候都可以自己线上值机选座,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线上值机选座成了摆设,一点进去全是机尾座位。

  @无敌俺来了:经济舱座位定价早就是精细活了,每个折扣都对应一个舱位,所谓的“锁座”更像是航司的饥饿营销,逼着乘客为好座位多掏钱。

  【事件延伸】

  近年来,飞机“锁座”现象愈发普遍,引发了广大旅客的强烈不满,不少旅客在准备线上值机选座时,却发现大量心仪的座位已被“锁定”,尤其是前排、安全出口、靠窗和靠过道等座位。这种现象不仅损害了旅客的出行体验,更在一定程度上侵犯了旅客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航空公司对于飞机“锁座”的回应往往含糊其辞,未能给旅客一个明确的解释。部分航空公司表示,“锁座”是出于运行保障的考虑,或是为了预留座位给特殊旅客和高等级会员。然而,这些解释并未能平息旅客的质疑。事实上,不少旅客发现,即便是普通经济舱的座位,也大面积被“锁定”,且需要通过额外支付费用或使用积分才能解锁。

  飞机“锁座”现象的背后,实际上是航空公司为了提高收益而采取的一种营销策略。随着航空业竞争的加剧,航空公司面临着巨大的收益压力。为了吸引旅客,航空公司纷纷推出各种优惠活动,而提前“锁定”座位则成为了一种常见的手段。然而,这种策略在损害旅客权益的同时,也损害了航空公司的口碑和形象。

  面对飞机“锁座”现象,航空公司应提高信息的透明度,让旅客在购票时能够清楚地了解座位情况。航空公司可以设立专门的客服热线,解答旅客关于“锁座”的相关问题,避免旅客因信息不对称而产生误解和不满。同时,航空公司应优化座位分配策略,确保旅客在购票时能够选择到心仪的座位。可以根据旅客的需求,提前预留一定比例的热门座位,供旅客免费或低成本选择。此外,航空公司还应加强与预订平台的合作,预订平台可以在页面上设立专门的“锁座”提示,提醒旅客关注座位情况,避免旅客在购票后因无法选择到心仪座位而产生纠纷。同时,航空公司可以推出更多种类的座位选择,如家庭座位、情侣座位等,以满足不同旅客的需求。

  对于旅客而言,在购票时,可以选择提供灵活座位选择政策的航空公司,并尽早进行值机和座位选择。如果遇到“锁座”情况,可以尝试联系航空公司客服,询问具体的座位开放情况。同时,旅客也应保持一定的灵活性,如果在值机过程中无法选择到理想的座位,可以考虑接受其他可用座位。

  (二月 坤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