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区域总第5912期 >2025-01-08编印

漯河制肠企业为火腿肠“穿”上自制新衣
刊发日期:2025-01-08 作者:  语音阅读:

  在河南双汇投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双汇”)第一工业园繁忙的车间里,记者看到了一颗颗白色的小颗粒。“这是制作肠衣膜的原料。经过工艺处理后,它能转化为安全的耐高温肠衣膜。”双漯河连邦化学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智润介绍道,肠衣膜通过先进的自动化卷取成型工艺处理后,最终被制成筒状肠衣。

  “肠衣膜与火腿肠肉馅直接接触,因此它必须具备阻氧、阻湿、耐油、安全的特性。”双汇副总裁周霄告诉记者,“肠衣膜的质量标准极为严格,原辅材料必须符合中国GB 9685等相关标准。特定物质迁移量必须控制在规定值以下,以防止其渗透到火腿肠内部,影响火腿肠的安全、色泽和口感。”

  “20世纪90年代,肠衣完全依赖进口,当时的成本高达每吨12万元。1996年,我们引进了第一条肠衣膜生产线,由于国内没有成型技术,学习操作还要出国接受培训。”陈智润表示,我国的肠衣技术经历了从引进吸收到自主创新的转变,在生产线自动化与智能化方面取得了突破,不仅生产效率较以往提高50%,生产成本也比进口肠衣低了70%。

  河南御江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御江食品”)在可食用肠衣选材和外包肠衣设计上则花足了心思,打造出一款年销售额近亿元的脆皮肠。御江食品相关负责人杨正伟告诉记者,由于猪肠羊肠等供应不稳定,且加工工艺复杂,传统可食用肠衣正逐渐被具有独特风味的人造肠衣所取代。使用牛皮真皮加工而成的人造肠衣,因其韧性强、规格统一、口感紧实,正成为许多高端火腿肠产品的首选。“选择可食用肠衣时,其韧性、胶原蛋白含量、耐高温性等都是考量的关键指标。”杨正伟补充说。

  陈智润表示,用更少材料达到更好包装效果,推动绿色低碳和可回收包装材料的使用,是未来肠衣的发展方向。

  (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