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日报,通过网络能“原汁原味”的阅读报纸,本系统快捷方便的展现给读者,既保留了传统报纸的独特风格,极大的节省了印刷费用,更扩大了发行的覆盖面,传播范围可遍布全球。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不得非法转载或者拷贝相关数据。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637706
商务合作:010-67604888
2024年12月28日,“问月——中国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月球样品展”在北京天文馆拉开帷幕。嫦娥五号带回的0.6克月球“土特产”与观众面对面。
月球上有水吗?“月球水”是什么“水”?展览以问答互动带领观众踏上月球探索之旅,通过“说月”“揽月”和“踏月”三个板块,揭开嫦娥五号月球样品的神秘面纱。“展出的月球样品形态极为丰富,件件都是精品。”展览策展人宋宇莹一一列举:撞击玻璃珠、岩石碎屑、粉末状的月壤……他将记者指引到两个半球透镜前,“这是粘结岩,这种形态的月球样品是首次展出,里面包裹了丰富的月球信息。”除了嫦娥五号月球样品外,展览还展示了阿波罗17号采回的月岩、西北非月球陨石等极为珍贵的样本。“这些来自不同获取时间和获取方式的月球物质,为科学家们提供了研究月球形成与演化规律的不同视角。”宋宇莹说。
在月球样品的展出形式上,展览也有创新,从宏观到微观多种维度地进行了展示。精密的机械臂能实现“识面观壤”,观众只要靠近展柜,机械臂就能将样品送到观众面前;高精度扫描技术能对月球样品进行深度“体检”,在三维数字重建技术的助力下,观众可以一窥岩屑颗粒的内部结构;大直径半球透镜、体视显微镜等将月球样品的细节一一呈现。
在月面上留下自己的脚印、沉浸式体验“绕月”“落月”和“采样返回”过程、与未来的月球基地合影……展览还设置了丰富的互动形式。在推出展览的同时,北京天文馆也将不定期举办科普讲座,邀请嫦娥五号研究团队讲述月球样品背后的科学故事。
“本次展览是目前国内唯一一个面向观众长期展出的月球样品展,提供了很好的科普平台,供观众深入探索月球的奥秘。”北京天文馆副馆长林潇说,展览也希望通过展示我国航天探月的成就,增强观众的民族自豪感。
(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