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综合总第5911期 >2025-01-07编印

满足美好生活新需要
烟花爆竹产业与城市形象双向赋能
刊发日期:2025-01-07 作者:  语音阅读:

  日前,中国产业名片创新发展大会和中国产业地理盛典活动(2024)在福建泉州举行。会上,首次重磅发布“2024中国最具影响力产业名片”,包括浏阳烟花爆竹产业在内的30个地市、50个县(市)的特色产业入选榜单。我国烟花爆竹产业正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稳步前进。

  我国燃放烟花爆竹历史悠久,也是全球最大的花炮生产国。随着春节临近,河南多地、辽宁鞍山市,以及广东佛山市等地已经明确,2025年春节可以有序、限时或在限定区域燃放烟花爆竹。近年来全国多地将“禁止”改为“限制”,在确保安全和环境可承受的情况下,规定民众在特定时段和区域内可以燃放烟花,得到了不少群众的好评。

屏幕截图_7-1-2025_93613_.jpeg

  辞旧迎新之际,中国有燃放烟花爆竹的传统。近日,远在欧洲的德国人也为庆祝新年抢购烟花,甚至凌晨4点就开始排队。从在网上引发热议的视频中可以看到,很多烟花来自中国湖南。据湖南浏阳、醴陵等地的烟花公司介绍,德国人对烟花的热情很高,每年销售的那几天都很火爆。有公司表示,近两年他们的烟花在德国的年销售额有20%左右的增长。

  有数据显示,中国花炮产量占到全球产量的90%,而聚焦到地区,湖南省浏阳市更居于头部。据湖南省浏阳市鞭炮烟花产业发展中心综合部科员谭云湖介绍,浏阳出口烟花约占全国出口烟花的70%,出口市场遍及美洲、欧洲、东南亚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产品涉及爆竹类、喷花类、旋转类、升空类、吐珠类、玩具类、礼花类、架子烟花类、组合烟花类九大类烟花。

  在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的时代背景下,基于在产业基础、集群效应等方面具有比较优势的中国制造,正深挖海外市场细分需求,以产品创新和场景创新不断开拓新局面、解锁新商机。浏阳出口烟花约占全国出口烟花的70%,完全称得上是国货出海的新样本。

  湘赣边区域是我国烟花爆竹产业主阵地,拥有1000多家相关企业,产值高达400多亿元,承载着老区40多万人的家庭生计。其中,湖南浏阳、醴陵,江西上栗、万载4个县(市)是四大主产区。

  2024年12月3日,湘赣边烟花爆竹转型升级集中区产业协同发展座谈会在浏阳市召开。据浏阳市融媒体中心报道称,会上,四县(市)签订了《湘赣边烟花爆竹转型升级集中区产业协同发展合作协议》。长沙市委常委、浏阳市委书记肖正波表示,“烟花爆竹是湘赣边地区最具特色的传统产业、富民产业、文化产业,是我们共同的‘金名片’。近年来,四大主产区合作纽带越拉越紧、合作成效越抓越实,实现产业逆势攀升、一枝独秀。希望四县(市)在烟花爆竹行业规范上统一步调,强化组织保障、司法保障和数据共享保障,加强行业自律,健全税收征管机制,规范行业税收管理,积极营造公平、法治的产业发展环境;在安全生产上联动监管,统一标准、统一节奏、统一尺度,常态化开展打非治违联合行动,切实提升行业本质安全水平;在生态环保上共同治理,合力开展新型材料研发应用,抓好污染物整治,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浏阳将继续和兄弟县(市)精诚协作、密切配合,扎实推进集中区建设,共同推动产业平稳健康高质量发展,推动湘赣边区域合作迈向更高层次。”

  事实上,为推动产业名片与城市形象双向赋能,自2023年开始,浏阳市将烟花产业上升到“满足美好生活新需求”和“文化消费新体验”的高度,在天空剧院打造沉浸式烟花体验新场景,举办“周末焰火秀”等各类燃放活动近百场,在国内外执行焰火燃放活动3000多场,占市场份额的90%以上。包括烟花爆竹产业在内,浏阳市不断做实“产业强市”,大力推进产业招商、产业创新和产业园区、产业链建设。

  应急管理部于2021年8月批复同意湖南、江西两省依托浏阳、醴陵、上栗、万载4县(市)建设全国烟花爆竹转型升级集中区。借力政策利好,湘赣边成立了烟花爆竹产业发展委员会,建立了标准化生产统一长效机制,联合开展行业自律交叉检查。

  产业兴则县域兴。浏阳市委副书记、市长王雄文表示,浏阳将进一步彰显城市产业精神与文化内涵,加快构建产业名片的支撑体系,促进科技、产业与文化深度有机融合,让“浏阳烟花”成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特色品牌,成为面向全球创新发展的产业名片,成为代表中国感染世界的文化品牌。

  (宗 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