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论坛总第5905期 >2024-12-27编印

冬至“饺子热”背后:一饮一啄皆是文化传承
刊发日期:2024-12-27 作者:  语音阅读:

  刚刚过去的冬至,饺子毫无疑问成为“主角”,一场“饺子热”席卷全国。某外卖平台数据显示,临近冬至时,饺子相关搜索量环比增长已近300%,当天约1亿人在该平台下单饺子。

  饺子“爆单”,更像是一场关于食物消费的集体约定,它寄托着国人的文化记忆。但为何偏偏是饺子呢?

  饺子在冬至热销,首先源于其承载的传统文化与节日意义。冬至,作为二十四节气中重要的一环,历来被视为“阴极之至,阳气始生”的转折点,在这一天吃饺子,不仅是民俗,更是对团圆、吉祥的祈愿。

  而饺子有自己的“传说”。流传最广的版本里,张仲景为救治冻伤耳朵的穷苦百姓,将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药材一起炖煮,捞出切碎后用面皮包裹成耳朵形状的食物,煮熟后再分发给穷人食用。这种食物后来就被称为“娇耳”,是今天饺子的雏形,它蕴含着人们对健康、生机的追求。

  此外,一些地方的风俗中,饺子形似元宝,寓意富贵。人们也会将硬币或糖果包进饺子中,赋予其“幸运饺子”的美好寓意。这种饮食文化体现了中国人对幸福生活的朴素愿景。可见饺子不仅简单承载了口腹之欲,更是文化认同和情感链接的象征。

  而饺子在中国的受欢迎程度,还得益于其强大的适应力和地域包容性。从北方的酸菜猪肉饺到南方的荠菜猪肉饺,再到四川的钟水饺,每个地方都能将饺子与当地食材、风味习惯结合,创造出独特的风味。这种地域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使得饺子不仅是一种传统食物,更成为了一种全国范围内的共通语言——无论身处何地,人们都能在各式各样的饺子中找到家的味道。

  近年来,商业平台也为“饺子热”添了“一把火”,每逢节日,各平台、商家都会抓住时机进行促销。以某外卖平台为例,今年冬至期间,其通过文化宣传片、趣味活动和免费赠送饺子的形式吸引消费者,提高了饺子的市场热度,也在潜移默化中加深了文化印记。这种商业行为的介入助推“吃饺子”这一传统习俗突破家庭空间,成为一种更广泛的带有文化印记的消费潮流。

  冬至“饺子热”的背后,是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深度交融。在全球化加速的当下,外来饮食文化的渗透使许多传统美食面临边缘化的风险。饺子的热销,既是一种带有文化色彩的消费行为,更是中国人对本土文化的一份守护与认同。

  从节日到日常,从家庭到社会,饺子这一普通的美食,映射着中国人对团圆、幸福与美好生活的追求。在商业化的助推下,这种文化记忆更是历久弥新。    (唐 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