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日报,通过网络能“原汁原味”的阅读报纸,本系统快捷方便的展现给读者,既保留了传统报纸的独特风格,极大的节省了印刷费用,更扩大了发行的覆盖面,传播范围可遍布全球。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不得非法转载或者拷贝相关数据。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637706
商务合作:010-67604888
银行业在推动乡村振兴的大文章中,既是主责主业、使命所在,也是适应社会发展方式转变和新旧动能转换的战略选择。兴化农商银行深刻把握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内涵,积极推进适合乡村发展的数字化转型新战略。
数字化转型不仅仅是技术的升级,更是业务模式、服务方式以及组织结构的全面变革。兴化农商银行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系统化措施,以确保转型的顺利推进和高效实施。该行成立一级部门数字银行部,专门负责适农数字化转型工作。同时,设立多个敏捷项目团队,壮大高精尖数字化人才队伍,将数字化人才与业务人才组建新的实体小组,通过项目制管理打破原有的部门壁垒,改变决策方式,加速信息传递及反馈机制。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该行坚持“支农支小支微”的市场定位,以“业务需求”为切口,以“能用、管用、好用”为要求,聚焦具体问题,提出针对性强、操作性好的数字化转型方案,依托金融科技和大数据,建设轻便化、快捷型系统,大幅提升了数字金融的质效,为农户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
数字金融的快速发展,深刻改变了金融服务的提供方式,推动了更多的金融资源汇聚到乡村振兴和实体经济上。兴化农商银行通过创新引领,不断推动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升级,进一步提升了金融服务的质效和覆盖面。该行与农业农村局合作,推广农户线上小额普惠信用贷款,以政府大数据为基础,以信用激励和融资支持为核心,以互联网技术为支撑,通过引入多方数据并进行模型分析,创新“征信+信贷+互联网”普惠金融服务模式,开发了线上免担保支农支小普惠信贷产品——“阳光e贷”系列产品,有效缓解农户“贷款难”“担保难”“手续繁”的问题,显著提升了金融服务的普惠性和可获得性。智能审批系统上线后,优化授信业务办理流程,单笔业务审批时间不超过2分钟,平均缩短了1个工作日的客户等待时间。目前,全行共有遍及城乡的网点60家,建成普惠金融服务点528个,升级打造11个“金融e站”。围绕“一卡一码一场景”,聚焦高频行为和日常需求,将产品、服务渗透到客户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
该行以“综合金融服务不出镇、基础金融服务不出村、移动金融服务不出户”为目标,持续畅通金融服务供给渠道,不断深化民生服务场景应用。同时依托省联社“E路有我”平台,聚焦衣、食、住、行、医、教、旅、娱等居民高频生活消费场景,加强智慧服务场景建设,打造了智慧停车、智慧医疗、智慧小区、智慧校园等智慧化场景,建设了“共兴甄选”小程序,积极推动人民医院项目对接部署,文正学校、文昌幼儿园等缴费项目开发,嘉鸿豪庭菜场自助收款码的推广应用。通过首创医保OCR系统在基层网点上线运行,设立“医保便民服务点”专窗,全面推进“15分钟医保服务圈”,进一步解决医保业务缴费流程不简洁、报销过程不顺畅、网点分布不科学、审核手续不方便等问题。自项目实施以来,兴化农商银行已发行社保卡137.38万张,覆盖兴化地区人口总数的90%,布放乡村卫生院医院信息管理系统43家,医保报销流程耗时从过去3个月缩短至最快1天,大幅提升了医保服务的效率和便利性。
(陈 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