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奶业处处长卫琳表示,从消费端看,消费是产业发展的原动力,我国人均奶类消费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亚洲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发达国家的七分之一。我国人均奶类消费量未来还会有一定的增长空间。
如何去做好产需匹配,是现在行业面临的一个问题。当前,我国乳制品的供给存在“三多三少”的问题,即液态奶多、干乳制品少,常温奶多、低温奶少,高价奶多、低价奶少。虽然我国现在市场容量很大,但是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不同消费习惯的需求是更加多元和更加立体的。未来要从生产端实现产需适配,可能要在稳定基础产能的基础上,解决“一纵一横”两个问题。
“一纵”是要增强产业链。我国产业链中养殖和加工还是处于相对分离的状态,要促进养殖、加工融合发展,提高产业链的稳定性和韧性。落实乳制品产业政策,支持大型的加工企业自建自控奶源基地,也允许有能力的养殖场就地、就近发展加工和配送,促进养殖加工一体化发展。
“一横”是产品线的问题。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乳制品市场依然以液态奶为主导,以喝奶为主要消费方式。数据显示,2023年乳制品产量超过3000万吨,而液态奶占到2800多万吨。目前,我国乳制品行业在产能过剩的情况下,通常只能采取喷粉这一传统方式来应对,缺乏多元化的调节手段。在国外,干乳制品则起到了很好的产业“蓄水池”作用,当牛奶产量过剩时,可以将其加工成干乳制品,这不仅延长了储存和货架寿命,还提升了产品价值。近期调研发现,一位大学生牧场主自主创新,研发出了一款冷萃酸奶,其质地介于奶酪和液态酸奶之间。而这种轻食原料、轻加工的健康理念在网络上很受欢迎,他们也申请到了乳制品加工许可证。“这个案例给我们一个很大的启发:中国是个美食大国,将来消费者的健康意识也会继续提升,供给端需要形成立体化、个性化、多元化的供给体系,促进市场的持续增长。”卫琳说。 (中国三农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