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同款打车软件、同样的路线,朋友和我一起查询时价格不同?”“只要一段时间常常浏览某个内容的短视频,平台就一直给我推送相关信息。”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越来越离不开互联网,平台算法为大家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陷阱”。
近日,中央网信办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清朗·网络平台算法典型问题治理”专项行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明确提出,严禁利用算法实施大数据“杀熟”行为,并督促企业进行自查整改,进一步提升算法安全能力。
大数据“杀熟”问题广泛
大数据“杀熟”现象出现在电商、外卖、网约车等各个在线服务领域。特别是疫情后,旅游成为居民消费的一大热点,在线旅游平台(OTA)也成了被吐槽“杀熟”的重灾区。
观察者网在微信公众号上发起的一项网络问卷调查显示,外出旅游时,在线旅游平台最容易对消费者“杀熟”的服务是酒店预定,其次是机票预定,紧随其后的是餐饮服务和景区门票预定。这些数据不仅反映了消费者在追求便利的同时面临着被“精心算计”的无奈与沮丧,更揭示了数字经济下潜藏的陷阱与危险。
今年,关于“同一航班在3部手机上显示3种价格”的问题曾登上热搜。有乘客发视频称,在OTA平台订机票时发现,同一天、同一时间、同一趟航班,利用3台手机搜索却显示3种价格,并且价差较大,分别为400元、481元和1330元。其中,1330元为苹果手机搜索结果。有用户质疑价格是否与会员等级、消费频率甚至手机型号有关。“机票越搜越贵”“酒店房价成节假日刺客”的讨论,同样在社交网络上层出不穷。
破除“信息茧房”效应
“大数据‘杀熟’屡禁不止的原因在于企业背后的利益驱动。”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数字生活分析师陈礼腾表示,滥用消费者个人信息,进而对消费者进行区别对待,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从市场层面来看,大数据“杀熟”不仅破坏了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还严重损害了消费者对电商平台和商家的信任度。
另一方面,在互联网存量竞争时代,通过算法让用户落入“信息茧房”,是平台高效达成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视频的完播率、商品的复购率、用户黏性、在线时长等这些都是各家平台要完成的指标,如何能让用户在有限的在线时间内尽可能停留?击中用户的兴趣点就很重要。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副院长翟姗姗表示,在“信息茧房”效应下,信息的传播具有同质化、固定化、封闭化的特点,大大降低了人们的思考能力,导致受众的思想趋于简单,个体视野愈加狭隘,知识面萎缩,认知固化,信息结构失衡。
此次发布的《通知》提出,聚焦网民关切,重点整治同质化推送营造“信息茧房”、违规操纵干预榜单炒作热点、盲目追求利益侵害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利用算法实施大数据“杀熟”、算法向上向善服务缺失侵害用户合法权益等重点问题,督促企业深入对照自查整改,进一步提升算法安全能力。要深入整治“信息茧房”、诱导沉迷问题。构建“信息茧房”防范机制,提升推送内容多样性丰富性。严禁推送高度同质化内容诱导用户沉迷。不得强制要求用户选择兴趣标签,不得将违法和不良信息记入用户标签并据以推送信息,不得超范围收集用户个人信息用于内容推送。规范设置“不感兴趣”等负反馈功能。
应对监管难须不断提升技术能力
在网络快速迭代的情况下,如何才能实现“聪明的治理”?对此,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研究基地副主任赵精武说:“首先我们需要承认,法律和技术治理之间是存在脱节问题的,所以我们需要配套更加灵活的治理机制。在实践当中比如像科技审查的机制,就是为了解决技术创新中碰到的各类风险。同时,除了算法治理的法律,我们国家的网络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数据安全法里的相关制度也可以起到辅助治理功能。除了这两点之外,为了有效促进平台经济的健康发展,法律也会给未来的平台经济预留一定空间,来实现平台经济发展和监管之间的平衡。”
天使投资人、资深人工智能专家郭涛表示,在当前大模型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网络平台算法典型问题的治理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关乎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也涉及公平交易和市场竞争的公正性。与以往相比,此次专项行动更加注重从技术和制度层面解决长期存在的问题,如大数据“杀熟”等,通过加强监管和技术手段的应用,实现对算法滥用的有效遏制。
“该专项行动落地还需解决一些问题。”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秘书长袁帅直言,一方面,算法技术的复杂性和隐蔽性使得监管和治理的难度较大;另一方面,一些平台为了追求商业利益,可能会采取不正当的手段来利用算法。因此,要想让专项行动真正落地,需要政府、企业和用户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形成合力来推动治理工作的深入开展。 (综 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