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贾淘文 文/摄)11月29日,中国记协、全国三教办组织二十余名中央媒体青年编辑记者来到湖北省十堰市开展增强“四力”教育实践活动。在丹江口水库的采访中,记者深度了解南水北调背后的故事,倾听“守水人”讲述十堰市以绿色低碳的发展理念,倾心尽力守护好一渠“南水”的奋斗经历。
南水北调为缓解北京水资源紧张,保障首都供水安全和生态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本月27日即将迎来“南水”进京十周年的日子,十年来,清澈如碧的“南水”沿着调水干渠一路向北,已累计向北方送水620多亿立方米,惠及京、津、冀、豫等地的1亿多人口。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自2014年以来,汉水从丹江口水库出发跨越千里,以几乎全程自流的模式入京,最后汇入团城湖调节池。多年来,十堰市将守水护水视作 “天大的事”,不断加快构建“水陆空”智慧监测平台,通过构建“1336”水质监测体系,初步形成了全市保水护水“一张网”的格局,这既是保障“一泓清水永续北上”的永恒动力,更是“守水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使命。
“对于十堰而言,保水护水是‘天大的事’,而‘天大的事’就要尽天大的责。”十堰市水质安全保障指挥中心的工作人员介绍,“卫星遥感、云广播、无人机、数字孪生……你能想到的先进技术手段,在咱们这里都得到了有效应用。我们通过将‘天眼’与‘人眼’有机结合,将守水护水的工作推向精准化、智能化管理时代,形成了全市保水护水联动共治网络。中心依托‘1336’水质智慧监测体系,从空、天、地多维度对丹江口水库水质进行监测。”
在十堰市水质安全保障指挥中心,记者看到“1336”水质智慧监测体系接入了大量的监控终端。目前,该系统已接入十堰市33个国省控监测站点数据、139个手工站实时监测数据,117路国省控站点周边防入侵视频,371路环库岸线监控视频,45个危化品车辆禁限行区域交通卡口抓拍。卫星遥感图像将十堰划分成1066个网格,卫星每3天对全市扫描1次,成像精度可以达到0.5米。水上漂着的油污、垃圾,以及在消落带乱耕乱种等行为,都可以通过遥感影像图发现。同时,卫星系统还能够自动识别广域水体中的氮、磷等多种元素。
浪河是汉江的一级支流,也是南水北调核心水源区丹江口水库的主要支流。它源于丹江口市盐池河镇,途经白杨坪林区、浪河镇,全长57.6公里,流域面积约381平方公里。曾经,每到6月,当地水体中绿油油的蓝藻水华就出现了,这让当地的“守水人”十分着急。
2023年6月,经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博士张学治团队研究发现,此处河库水流交汇,水流速降低,表层水温较高,加上氮、磷等营养盐偏高,因此蓝藻水华得以快速繁殖、聚集。经过一个多月的取样、检测、分析、论证,团队终于找到水华的病根——在浪河镇小店子村,一座废弃十多年的磷化厂的厂区地下水磷含量严重超标。在张学治团队的指导下,“守水人”在把地下水与污染源迅速隔开的同时,将厂区内的含磷雨水收集起来,送入一体化除磷设备,净化后达到地表Ⅲ类水以上标准。在“守水人”的共同努力下,当地在今年几乎没有出现水华的现象。1月至7月,浪河平均水质达到地表水Ⅰ类,氨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大幅下降。
为尽量减少水源污染,十堰市的基层“守水人”也想出了不少办法。
四道河发源于浪河镇四道河村谢家湾,流经四道河村、小店子村,在小店子村梅家寨汇入浪河,全长13.25公里,流域面积23.7平方公里。四道河村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目前全村总人口766户2684人,耕地面积1100亩,山场面积4500亩。当地村民积极参与积分评比,生产生活方式逐步向绿色低碳转变。2023年以来,四道河村以“五无乡村”建设为抓手,以转变群众生产生活方式为重点,深入推进四道河综合治理。全村实现了旱厕改造、污水收集、垃圾分类收集处理“3个100%”。目前,四道河水质稳定达到Ⅱ类标准以上。
记者在四道河村见到了村内设置的公共洗衣房。该村负责人介绍,以前村民们爱在河边洗衣服,对河水产生污染。为此,村内规划建设了公共洗衣房,既方便了村民就近洗衣服,更能够有效保护河水不被污染。共享洗衣池的每一条排水管都将污水汇入了旁边的微动力或无动力净化设施,集中处理、达标排放。除了对洗碗水、洗衣水、洗澡水等轻度污水进行绿色处理外,村内还建设了厕所、畜禽养殖产生的重度污水处理系统。截至今年7月底,浪河水质始终稳定在Ⅱ类以上。现在,村民们经常说的一句话是“我们多辛苦一点,水库的水质就好一点。”
站在新征程,十堰市为了守护这一渠北上的“南水”,正在苦练“十八般武艺”,以流域综合治理为基础,统筹四化同步发展,坚定不移地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举全市之力为南水北调工程默默耕耘、辛勤奉献,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的“十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