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区域总第5888期 >2024-12-04编印

以酒兴业,贵州大力建设全国重要的白酒生产基地
刊发日期:2024-12-04 作者:  语音阅读:

  贵州充分发挥赤水河流域酱香型白酒原产地和主产区优势,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的白酒生产基地。按照酱香白酒“四区多点”产区规划布局,壮大以优强企业领航的贵州白酒企业舰队,打造世界一流酱香型白酒产业集群,力争到2027年贵州白酒产量达60万千升,产值突破3000亿元。

  数据显示,前三季度,贵州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长8.5%,比上半年加快0.2个百分点,其中白酒增长8.3%。全国重要的白酒生产基地达到两位数增长,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23.9%和10.6%。

  三大白酒产区持续发力

  遵义市聚焦打造世界酱香型白酒产业核心区和全国重要的白酒生产基地,统筹推进遵义产区建设,巩固提升“三个一批”综合整治成效,构建了以茅台为引领,以习酒、国台、珍酒、董酒等为骨干的“白酒企业舰队”。其中,习水县坚定不移实施“酒旅并举·富民强县”发展战略,以习水经开区为主战场,重点培育习酒公司、茅台和义兴分公司2个百亿元级企业,安酒、小糊涂仙心悠然、步长洞酿洞藏3个十亿元级企业,以及承天门、中赤、习湖酒厂、宋窖等一批亿元级企业,形成“2+3+N”白酒产业梯次发展格局。

  毕节市加快建设金沙县白酒产业园区,做大做强以金沙窖酒为代表的白酒产业,带动其他梯次品牌酱酒共同发力。将酱酒产业定位为全县百亿级产业集群,不断优存量、扩增量,计划到2035年,把金沙打造成赤水河流域世界酱香型白酒产区核心区重要增长极。

  项目建设热潮滚滚流动。茅台酒“十四五”技改项目、习酒公司“十四五”技改(一期)项目、金沙窖酒技改扩能3万吨项目、珍酒四期项目、贵州安酒习水3万吨酱香型白酒扩产项目……工程进度条越拉越满。据悉,茅台3万吨酱香系列酒项目建成后,酱香系列酒产能将达5.6万吨/年,仅制酒生产便可带动7000余人就业。

  数据给人信心。前三季度,仁怀市133家白酒企业累计完成工业产值853.09亿元,同比增长12.95%;全市在库白酒工业项目61个,总投资596.28亿元。习水县白酒包材产业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9.11亿元,同比增长21.47%。金沙县在建酱酒产业链项目共23个,项目总投资191.95亿元。

  金沙县红樱子糯高粱产量可观。常年种植有机高粱20万亩,涉及25个乡镇(街道),一亩地产量500—700斤,每斤高粱价格3至5块钱,当地老百姓就业增收的机会多了,种起高粱来也乐此不疲。目前,金沙县已形成“酒企+龙头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良好产业生态和发展模式,这里也成为茅台酒厂、金沙窖酒厂等多家酒企有机原料供应地。

  推动白酒产业向“绿”而行

  2023年3月,《贵州省赤水河流域酱香型白酒生产环境保护条例》正式施行,力求推动白酒产业向“质”转变,强绿色底气。

  历经多年综合整治和攻坚突破,目前贵州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成效显著——24个水质监测断面水质优良率100%;干流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Ⅱ类;茅台镇重点支流溪沟基本消除劣Ⅴ类;流域森林覆盖率66.23%……

  从源头开始,削减白酒企业数量、规范白酒生产模式十分必要。2021年,仁怀市大大小小的白酒作坊有1925家,如今已减少至868家;通过“四改一建四提升”工程,让795家酒企完成燃油锅炉改造,“四改”企业达995家,环境资源得以减负,白酒企业得以“强身”,规上工业白酒总产值也从582.35亿元增至1039.62亿元。

  酒旅融合,由“卖酒”向“卖生活方式”转变

  今年,贵州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要做好文旅、体旅、桥旅、商旅、酒旅等融合发展大文章,推动“卖酒”向“卖生活方式”转变。

  如何转变?怎样融合?法宝是以酒兴旅、以旅促酒。

  眼下,一批批示范性酒庄、美酒美食街区、酒旅融合景区、白酒展示体验店出现在大众视野,贵州酱香白酒文化正在以新的方式被人们熟知。

  今年,在仁怀市举办的布鲁塞尔国际烈性酒大奖赛上,来自40个国家的专业人士相聚于此;酒博会上首次设置美酒生活方式馆,围绕酒与文化、酒与体育、酒与书画等主题,展现美酒文化;“遵义会客厅·习酒体验馆”在第七届进博会举办地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正式剪彩开业,成为全面展示遵义白酒形象的重要宣传平台……

  企业乘着酒旅融合的东风,借助不同的交流平台大展身手。

  遵义市12家杰出酒企携手并进,组成2024年香港国际美酒展遵义代表团,参加第十六届香港国际美酒展。其中,贵州金窖酒业(集团)有限公司成功斩获1000万元订单,好消息振奋人心。漫步赤水河畔,一家家酒企蓬勃发展,动力十足,世界酱香白酒核心产区高质量发展步伐坚实稳健。                    (贵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