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泳 鱼
11月17日,2024光谷马拉松鸣枪起跑,2万余名跑者踏上赛道。事实上,自11月份以来,全国各地便掀起了一阵“马拉松热”,仅11月3日当天,北京、杭州等近十个城市和地区,同时举办了27场马拉松比赛。
在笔者看来,以马拉松为代表的体育赛事成为流行热点的背后,在供给端和需求端均展现了巨大机遇。
一方面,体育用品企业通过赛事获得销量及曝光度。当前,马拉松已经成为体育产业的重要一环,并且规模仍在不断扩大。持续升温的马拉松赛事为体育产业发展注入活力。跑者在准备比赛过程中购买的能量胶、运动鞋服及装备,拉动了体育相关商品的销量。
另一方面,在“赛事+旅游”融合业态下,消费者在吃、住、游、购等方面的消费潜力得以更好激发。马拉松成为主办城市自我展示的绝佳平台。《中国户外运动产业发展报告(2023-2024)》显示,2023年一线城市举办的大型路跑赛事,办赛总收入平均值为2910.24万元。根据国家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发布的数据,一半的马拉松跑者有外地参赛的经历,其中约七成跑者会去品尝当地美食、特色小吃,超过六成的跑者会选择在当地旅游。
在现有背景下,如何为体育消费再“添把火”?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体育用品是科技密集型行业,对于品牌来说,应以创新领航,将更多智能技术融入到产品中,抢占科技“新赛道”。只有打造更多设计科学、质量可靠的体育装备,帮助跑者突破极限,才能提高销量,更好地利用赛事打响知名度。
其次,品牌应在赛事频繁的城市建立合理的线下销售体系。以马拉松为例,跑鞋、袜子、帽子、能量胶等装备的专业性很强,部分城市销售专业体育用品的实体店不多,消费者只能选择网购。但网购有一定弊端,比如装备的质量如何、是否合适等问题都要收货后才能确认,实体店挑选会更有保障,可以更好满足消费者需求。同时,品牌还可为赛事设置促销活动,进一步提高产品的销量。
对于主办城市来说,做到“以赛营城”的关键是要因地制宜。今年6月,多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打造消费新场景培育消费新增长点的措施》,对培育文旅体育消费新场景提出了重点要求,其中提到要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精品旅游线路。多地已经结合马拉松赛事特点与当地特色资源做出多个样本,如高淳马拉松为全马完赛跑者提供螃蟹礼包,南京马拉松将大报恩寺、夫子庙等热门景区规划进赛道,苏州马拉松在赛事期间,跑者可凭号码簿免费游览吴中太湖等多个景区等。
此外,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十分重要。主办城市要确保住宿、餐饮等重点领域的价格稳定,对市场秩序进行预警式监管,加大价格监督检查力度,对在成本没有明显增加时大幅涨价的经营者应及时提醒。可以预见的是,未来,体育与旅游的融合还将深化,并融入各种生活场景,进一步激发和创造消费需求,拉动内需,促进区域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