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大国工匠总第5880期 >2024-11-22编印

妙手绣出水墨艺韵 匠心谱写锦绣华章
——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苏绣(扬绣)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吴晓平
刊发日期:2024-11-22 作者:  语音阅读:

屏幕截图_22-11-2024_93521_.jpeg

  大师简介

  吴晓平,第八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苏绣(扬绣)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乡村振兴技艺师(正高级),获评“2014年度中国工艺美术行业典型人物”荣誉称号,担任中国刺绣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江苏省刺绣专业委员会委员、扬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等社会职务。

  吴晓平大师熟练掌握扬州刺绣核心技艺,长期致力于扬州仿古山水绣和水墨写意绣的传承与创新工作,并积极授徒传艺,培育了大量的年轻传承人,为传统扬州刺绣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创作的《海峤春华》《鱼鹰》《国色天香》《九知图》《扬州种》《荷塘远眺》《谷口人家》《麻姑进酒》等作品,在“百花杯”“金凤凰”“中艺杯”“神工杯”“飞花奖”,以及杭州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等评选中屡获金奖,多件作品被中国工艺美术馆、世界技能博物馆、江苏省美术精品馆、扬州市经济贸易促进会、扬州市工艺美术联社、扬州市档案馆、扬州市慈善总会、哈尔滨三五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馆、苏州中国丝绸档案馆等单位和机构永久收藏。

屏幕截图_22-11-2024_93533_.jpeg

图为吴晓平大师走进校园展示扬州刺绣技艺。

  本报记者 贾淘文 □ 孙卫华

  以针为笔 巧作“画味绣意”

  扬州刺绣源于汉代、兴于唐宋、盛于明清,至今已有两千年的历史。受扬州历代文化的影响和扬州八怪画派的熏陶,扬州刺绣追随中国画的文化内涵和笔墨情趣,仿古山水绣和水墨写意绣是扬州刺绣的两大特色。扬州刺绣的底稿多采用名家字画,工匠通过一幅幅刺绣作品,传递出中国画的深邃意境、高雅格调与雅逸传神的艺术风格,从而形成了扬州刺绣的独特风格,展现出扬州风土的温婉与精致。

  “我们的扬州刺绣最大的艺术特色就是‘讲究’。扬州刺绣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很高的人文价值和艺术价值。扬州刺绣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特色,即‘精、雅、和、顺、匀、活、透、洁’。精,指针法需要精湛缜密;雅,指画稿要清雅的名人名作;和,指画面的色泽要浓淡和谐统一;顺,指丝路流畅、转折自然;匀,指疏密得当均匀;活,指针法灵活、活灵活现;透,指作品空灵透晰;洁,则指绣面光洁、服帖如画。”吴晓平大师接受在记者采访时介绍,扬州刺绣需要匠人在理解画意的基础上,充分体现刺绣针法的美与丝线美的质感与特性,达到“不似绘画,胜似绘画”的境界。在创作中,讲究针法的运用与国画笔法相结合,以针代笔,以线代墨,再现原作笔墨神韵,着力表现中国画的笔墨情趣,用层层晕染的手法,绣出中国画的枯、湿、浓、淡,充分表现中国画的文化内涵。

  吴晓平大师所说的这种晕染的效果,工艺难度非常大,如果匠人掌握不好这个“度”,便会使作品产生僵气,因此创作之初先要读懂画稿,领会作品其中的意境至关重要。吴晓平大师在选定作品题材时,会充分研读该作品的艺术特征,详细分析原作中的每一个着墨点,并通过了解画家的相关信息与创作历程,从而领会画家在作品中表达的情怀。同时,她在创作时将自己对中国画的理解和人生感悟融合到艺术创作之中,使创作出的刺绣作品不仅能够完美还原书画的笔墨艺韵,更凸显出扬州刺绣独有的文化品位和生活气息。

  吴晓平大师对记者说:“中国水墨画有‘五墨六彩’之说,‘五墨’指焦、浓、重、淡、清,‘六彩’指黑、白、浓、淡、干、湿。刺绣和绘画一样,即使画面中只有黑白两色,也要通过针法表现出虚实、层次,这样才能有水墨韵味。要想通过刺绣把画家的画功表现出来,首先必须要读懂画稿,理解画意,观察笔的力道、色彩的微妙变化。眼睛读的是画稿,心里浮现的却是用线和针法。如浓墨的部分要选粗一点的丝线,淡墨的部分要选细一点的丝线,随着画作中水墨的晕染层次,绣线的粗细也要逐渐增减,才能使绣品中颜色过渡得自然。一件真正好的扬州刺绣作品,不仅要‘像’,更要保持画稿的‘原汁原味’。”

  正是因为理解了画作的含义,吴晓平大师在创作时,才能够根据画作的架构和人物的形象,在赋色上增加自己的理解,在技艺创作上更加贴合原作的精气神。正是由于对作品的深入解读,才使她创作的作品不仅工艺精湛,而且能让画意在绣品中得以充分体现和表达,实现“画味绣意”的完美结合。

  缘起热爱 续写“锦绣长歌”

  1953年,吴晓平大师出生于江苏扬州,钟灵毓秀的人文环境与耳濡目染的家庭熏陶,赋予了她在扬州刺绣上的独特领悟力。从艺五十余年,她已成为扬州刺绣界公认的“大工匠”。

  “在我很小的时候就经常看外婆绣花,那些精美的刺绣图案深深地印刻在我的脑海中,也让我对这门艺术有了最初的认识和热爱。1971年,我刚刚18岁就选择了以刺绣作为自己的职业。非常幸运的是,刚刚入门的我就被扬州著名刺绣艺术家陈淑仪收为徒弟。陈淑仪大师作为早期扬州绣品厂的技艺骨干,与陆树娴等老一辈著名绣师经多年的探索和研究,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首创了具有诗情画意之称的仿古绣与具有气韵生动之称的写意绣,并以此开创了扬州刺绣的新特色。老一辈艺人的勤奋与努力以及对艺术的执着追求也深深地影响了我。”吴晓平大师说道。

  如今,吴晓平大师虽已年逾古稀,却依然坚持“人不离绣坊,手不离针线”,她每天刺绣8个小时。当她被记者问及这样会不会觉得很累时,吴晓平大师说:“刺绣要全神贯注,因此时间就过得很快,一个小时、一个小时很快就过去了。我现在年纪大了,一般一天最多也就绣8个小时,但我年轻时一天绣12个小时以上是常有的事。那时候,我经常早上6点起来就开始刺绣,一直绣到晚上12点才休息,除了吃饭、睡觉,其余时间都在刺绣,正是因为这份热爱,所以我一点都不觉得累。”

  在继承和灵活运用传统刺绣技法的基础上,吴晓平大师坚持进行不断的创新,让传统扬州刺绣的艺术语言更加丰富。她在针法上不断追求创新,打破单调使用传统针法的模式,采用多种彩色细密的丝线,虚虚实实进行绣制。吴晓平大师在主体稿面绣制时,多采用2丝线,用旋针、套针、散针加接针的方法,通过不同的丝路走向营造出不同的光感效果。在刺绣中山石、树木的处理上,她采用“半留皴法”,即排针时将皴的部位,用传统的虚针隐约留出皴的用笔,保持虚实关系,再灵活运用不同线色和不同排针,时疏时密,以混针和镶嵌的方法将中国画皴法的用笔与线色相搭配、相交融,勾勒出山石和树木,使作品线条流畅、抑扬顿挫、粗细有致,这种创作方法在扬州现代刺绣的创作中也得到了充分的运用。

  吴晓平大师介绍,“我在创作中不断借鉴其他传统工艺美术的表现手法,丰富扬州刺绣的艺术语言。如绣制双面绣《海峤春华》《云舒浪卷》等作品时,我就借鉴了漆器工艺中圆地屏的款式,在对原作的画面进行了取舍的基础上,整个绣面采用圆形,结合雕刻精美的红木边框,让作品呈现出与传统刺绣不一样的艺术效果。而在创作《雪景寒林》作品时,则和扬州雕漆工艺结合,首创性地将扬州雕漆工艺作为刺绣的装饰边框,烘托出画面的古朴氛围,这种创新形式也获得了专家的认可。在作品题材选择中,我在坚持传统写意绣的基础上,还创作了多件现代形式的作品。如《四时花卉》《鱼鹰》《扬州种》《九宫图》《蓬莱仙境》《栈道图》等作品,都属于传统的写意绣和仿古绣题材,而《套马图》《国色天香》《鸡履图》等作品则为现代题材,表现形式不一。”

  创作一件高端的精品刺绣作品通常需要两年以上甚至更长的时间,但吴晓平大师始终能够坚守初心,不受外在因素的影响,一心一意在创作的道路上默默前行。为了促进扬州刺绣的技艺传承,她将主要精力都放在作品的创作上。为了扩大扬州刺绣的艺术影响力,吴晓平大师在坚持保留传统题材特色的基础上,也在作品的规格、表现内容等方面不断创新,创作了一大批“叫好又叫座”的刺绣精品,为古老的扬州刺绣技艺续写出属于这个时代的“锦绣长歌”。

  头雁引领 培育“古树新花”

  多年来,吴晓平大师在持续传承刺绣工艺事业的同时,也培养出一大批扬绣“新星”。其中,艺徒王萍现已经成为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吴晓明、谈启明、唐学珍等已成为扬州市工艺美术大师,这些传承人所绣制作品也多次获得国家级奖项,为扬州刺绣的继承与发展作出了贡献。吴晓平刺绣工作室也获得了江苏省乡土人才名师工作室、扬州市名师工作室等荣誉称号。

  “我算是幸运的,一辈子都在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不过,刺绣是慢工出细活,上手慢,绣成一件作品也慢,现在很多年轻人没有这个耐心,愿意学习扬州刺绣的人太少。每当看到我的几个徒弟也成了‘老徒弟’,心中就充满了焦虑,扬州刺绣后继乏人、青黄不接,是我最大的担忧。这几年,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才能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传承扬州刺绣的队伍中,让这门古老的艺术焕发新的生机,延续永恒的魅力。”吴晓平大师如是说道。

  为此,吴晓平大师在坚持传统的师带徒传承模式的同时,也积极参与各类社会公益活动,助力扬州刺绣技艺传承面不断扩大。多年来,她积极投身“大师进校园”“非遗进校园”“文化进社区”等工作的开展,一方面与江南大学、苏州工艺美术学校等高等院校举办技艺培训班,将自己的全部经验传授给学员们,不断提升工艺美术学科学生的技艺水平;另一方面,她多次走进中小学培养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走进社区挖掘培养社区赋闲人员,鼓励引导他们学习刺绣工艺,掌握一技之长,促进致富增收。2016年,吴晓平大师又远赴新疆,为当地的妇女传授刺绣技艺,她用一根根五彩的丝线为少数民族地区绣出了致富之路,为推动民族团结、助力乡村脱贫致富,贡献出当代“扬州工”的力量。

  为了推动扬州刺绣的宣传推广与行业交流,吴晓平大师连续多年参加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江苏省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等专业性展会以及行业交流性展会,吸取姊妹绣种与兄弟艺术之所长,赋予扬州刺绣更多时代表达方式,促进传统技艺多元化创新发展,使扬州刺绣这张充满文化意蕴的“金名片”被更多业内专家、大师与观众所认可。如今,在吴晓平大师不断的宣传推广中,扬州刺绣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她创作的作品多次参加各类展览与文化交流展演,她的事迹登上了中央电视台、江苏电视台,她参与拍摄了《匠人匠心》《扬州刺绣就是讲究》等专题片,让扬州刺绣被更多的人了解、欣赏、认可与热爱。

  择一事,爱一事,终一生。在50余年的刺绣创作实践中,吴晓平大师始终为扬州刺绣的传承与发扬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采访中,吴晓平大师对记者说:“现在,我特别愿意跟年轻学员和小朋友在一起,每当我走进校园向小朋友展示扬州刺绣艺术技艺,我就仿佛回到了小时候,从同学们渴望学习的眼神中,我看到了那个年幼的我在外婆的身边全神贯注地学习刺绣。人生是一场旅行,虽然踏遍了万水千山、赢得了鲜花与掌声,但总归还要回到最初的起点。扬州刺绣是我一辈子放不下的事业,我愿意为这门古老而优美的艺术做一名‘守艺人’,永葆初心,坚守匠心,不负时光,不负韶华,在扬州刺绣的发展道路上,与更多年轻传承人携手共进,以心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无限热爱之情,绣出属于这个伟大时代的锦绣华章。”

屏幕截图_22-11-2024_93615_.jpeg

屏幕截图_22-11-2024_93625_.jpeg

屏幕截图_22-11-2024_9364_.jpeg

屏幕截图_22-11-2024_93543_.jpeg

屏幕截图_22-11-2024_93552_.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