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论坛总第5870期 >2024-11-08编印

推动“三农”发展 促进乡村振兴
刊发日期:2024-11-08 作者:  语音阅读:

  民以食为天,粮食生产始终是国之大事,农业政策始终是国之大策。大政方针必须高度重视,必须坚定不移。

  “三农”问题是国家头等大事

  自2004年以来,中央连续20年每年都发布有关农业发展的中央一号文件,累计发布20个文件,显示出国家对农业工作的高度重视。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提出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为底线,以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乡村建设水平、乡村治理水平为重点,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强化农民增收举措,打好乡村全面振兴漂亮仗,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今后时期“三农”问题仍然是国家的头等大事。

  补短板、强弱项 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三农”建设

  “三农”发展需要社会力量大力支持,补短板、强弱项,一方面国家付出人力财力支持“三农”发展,另一方面,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到“三农”建设中来,综合施力。其中,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也是重要力量,发挥重要作用。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指出:“支持民营企业参与乡村振兴,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现代种养业,高质量发展现代农产品加工业,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农业服务业,壮大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业等特色产业,积极投身‘万企兴万村’行动。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引导民营资本参与新型城镇化、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领域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先后实施一系列硬措施,守住了耕地红线,初步遏制了耕地总量持续下滑趋势。但仍需认识到,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没有变,耕地“非粮化”“非农化”问题依然突出,守住耕地红线的基础尚不稳固,农田水利方面欠账还很多。新时代新征程上,耕地保护任务没有减轻,而是更加艰巨。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尊重规律、因势利导、因地制宜、久久为功,进一步加强耕地保护。

  耕地保护是一个系统工程,要突出把握好量质并重、严格执法、系统推进、永续利用等重大要求,进一步采取过硬实招。要压实耕地保护责任,落实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明确的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决不突破。要全力提升耕地质量,真正把耕地特别是永久基本农田建成适宜耕作、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现代化良田。要改革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将各类对耕地的占用统一纳入占补平衡管理,坚持“以补定占”,健全补充耕地质量验收制度。要调动农民和地方政府保护耕地、种粮抓粮积极性,建立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建立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形成粮食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耕地保护合力。加强撂荒地治理,摸清底数、分类推进,因地制宜把撂荒地种好用好。要积极开发各类非传统耕地资源,加强科技研发和生产投资,探索有效发展模式,突破我国传统耕地稀缺的自然条件限制。对违规占用耕地进行整改复耕要实事求是、尊重规律,保护农民利益,加强宣传解读,适当留出过渡期,循序渐进推动。

  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是耕地保护和改良的重要方面,我国盐碱地多,部分地区耕地盐碱化趋势加剧,开展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意义重大。要充分挖掘盐碱地综合利用潜力,加强现有盐碱耕地改造提升,有效遏制耕地盐碱化趋势,做好盐碱地特色农业大文章。要全面摸清盐碱地资源状况,研究编制盐碱地综合利用总体规划和专项实施方案,分区分类开展盐碱耕地治理改良,因地制宜利用盐碱地,向各类盐碱地资源要食物,“以种适地”同“以地适种”相结合,加快选育耐盐碱特色品种,大力推广盐碱地治理改良的有效做法,强化水源、资金等要素保障。

  因地制宜、脚踏实地 开创“三农”发展新局面

  落实中央一系列有关“三农”发展的战略部署和政策,地方政府大有可为。根据地方区情和实际特点制定行动方案,一些地区取得了积极成效,获得了宝贵经验,不仅使地方受益,也对其他地区起到了示范作用,特别是在中西部地区,农业基础薄弱、农村生态脆弱、农民低收入群体众多,更需要多方力量支持。例如,山西忻州政府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形成合力,通过“大机械化集团军作业”将荒山改造为标准良田,这不仅增加了土地供给,而且促进了农民增收、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振兴。

  总体来看,世界上“十大农业强国”的基本经验是发展农民职业化、农村社区化、农业产业化。要将这些基本经验结合到中国国情中来,立志通过一两代人的奋斗,努力向农民职业化、职业专业化,农村社区化、社区规范化,农业产业化、产业现代化方向发展,使之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下,要全面落实二十大精神,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积极倡导各地因地制宜,鼓励探索、鼓励创新。支持惠及“三农”发展的一切行动,鼓励社会资金下乡支持“三农”。发扬“不谋所求,甘愿奉献”的精神,维护地方惠农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将接力棒一代代传递下去,跑好每一代人的好成绩。开创“三农”发展的新局面,让农民成为受尊重且收入稳定的群体,让农村成为宜居宜养的好地方,让农业成为高新技术产业。             (王建刚 詹华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