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 曦 □ 黄芷凌
你见过凌晨4点半的北京吗?近日,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的天宫藻井解构冰箱贴成了炙手可热的新晋“顶流”,频频断货,被称为北京最难买的冰箱贴之一。有消费者甚至为了抢到这款产品,凌晨4点半就开始在景区外排队。
无独有偶,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孝端皇后凤冠冰箱贴也备受追捧。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搜索相关关键词时,记者看到有不少消费者发布了所谓的“抢购攻略”,其中明确指出:“没有其它秘诀,如果你真的非常想要凤冠冰箱贴,唯一的秘诀就是早点到。”
近年来,博物馆文创产品的热度持续上升,成为广大网友讨论的焦点。中国礼仪休闲用品工业协会理事长杨帆表示,文创产品之所以能够多次“出圈”,关键在于各地博物馆和旅游景点对自身文化的深入挖掘,以及创新性地采用了更年轻、活泼的产品表现方式。
5层可拆卸 复刻星象图
天宫藻井解构冰箱贴成新晋“断货王”
10月22日上午,记者来到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发现,参观者手中几乎都拿着一个蓝色的方形礼盒。在记者的询问下,有消费者说:“这是天宫藻井解构冰箱贴,如果你想要的话得赶紧去,现在可能还能买到。”
跟随着人流,记者走进博物馆的文创空间。这个小小的店铺内挤满了消费者,结账台上立着一块写着“天宫藻井解构冰箱贴今日已售罄”的牌子。销售人员告诉记者,“这款冰箱贴自国庆以来非常受欢迎,几乎每天都断货。今天早上5点左右就有不少消费者在等候,到7点多时,排队的人数可能达到了几百人。”来自广东的消费者卢亮宏表示,“在离开北京前我一定要集齐藻井冰箱贴,无论需要来多少次我都愿意。”
卢亮宏介绍说,目前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的藻井冰箱贴共有3款,分别是天宫藻井、蟠龙藻井和次间藻井。其中,经常断货的天宫藻井解构冰箱贴设计格外精巧,它由5层组成,每层都可拆解,且底层的星象图采用了夜光材质,夜晚会发出微弱的光芒,仿佛夜空中的星海。
“其实在来北京之前,我对冰箱贴不是很感兴趣,觉得它们没什么特别之处,以前去博物馆也多是买些纪念币带回去送给朋友。但来北京之后,我发现各大博物馆的冰箱贴都非常有创意,除了藻井冰箱贴,我还收集了国家博物馆的凤冠、天坛公园的八音盒、圆明园的大水法锌合金等冰箱贴。现在的冰箱贴远不只是一件装饰品,更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卢亮宏说。
像卢亮宏一样,热爱收藏博物馆文创产品的消费者不在少数。在小红书平台上,一些消费者专门购买了展示板,上面密密麻麻地贴着来自各大博物馆的冰箱贴。更有消费者集齐了从夏商周以来所有朝代的经典“文物”,在家中搭建了一个微型博物馆。
从事20余年文创开发与设计行业的伯乐仕(北京)国际商业策划有限公司客户总监范培莹告诉记者,在国家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消费者有着高度的文化自信,这推动了国风热潮的蓬勃兴起,促使文创产品的传统文化属性愈加显著。当前,既展现我国文化特色又具有创意性、趣味性的文创产品不断涌现。
精美工艺 独特设计
年轻人把创新“文物”带回了家
文创,从狭义上讲,通常被视为依靠创作者的智慧与技能,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对文化资源和文化用品进行创造与提升,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而产出的高附加值产品。
而博物馆蕴藏着丰富的文化资源与独家IP,这为文创设计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从工艺到造型,从设计到玩法,现在的博物馆文创产品以其独特的创意吸引了越来越多年轻消费者,把“文物”带回家逐渐成为一种新的文化消费趋势。
记者了解到,复制经典藏品是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中最基础和传统的创作方式。例如,天宫藻井解构冰箱贴的每一层都按照藻井的真实结构设计制作;杭州博物馆的影青釉里红高足杯冰箱贴则在遵循“镇馆之宝”元代影青釉里红高足瓷杯的粉青配色基础上,还原了“粉面腮红”的晕染效果及文物本身的裂纹,深受消费者喜爱。
同时,随着年轻消费者对产品实用性的重视,博物馆文创产品也在功能上进行了创新。例如,南京博物馆的古希腊建筑冰箱贴巧妙地融入了发光功能,打开内置开关便能散发出柔和的光晕,为家居空间增添一份别致的氛围;西藏博物馆的陶器系列花插冰箱贴,款式多样、造型丰富,消费者可以根据个人喜好插入花草,既实用又具有观赏性。
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的獬豸玩偶则拓宽了文创产品的使用场景,通过磁吸设计,獬豸玩偶可以轻松立在消费者的肩膀上。其可爱的形象、创意的玩法让不少消费者“一见倾心”。“我要给我闺女和儿子都带一只回家。”消费者刘女士笑着说。而数字技术的运用也为文创产品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以天坛公园的“春日来信”冰箱贴为例,消费者只需扫描包装上的二维码,将手机镜头对准冰箱贴,伴随着一声鸟鸣,粉龙盘旋于祈年殿的画面便会跃然眼前,增强了消费者的沉浸感和互动感。
产品的不断创新使消费者购买文创产品不仅仅是拥有了一件实物,更获得了一种充满历史价值与情感价值的独特文化体验。
卢亮宏告诉记者,“如今的博物馆文创产品越来越符合年轻人的审美,因为对这些文创产品的喜爱,我对它们背后的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我希望那些被各类冰箱贴吸引的人们最终也能将目光转向文物和建筑本身,去了解它们所承载的历史和故事,这些都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
守护产品创意 推动持续创新
让“博物馆同款”销声匿迹
博物馆文创产品凭借其文化魅力与创新设计赢得了年轻消费者的青睐,部分产品甚至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情况,在二手平台上被卖出了高价。为防止“黄牛”恶意抢购,一些博物馆采取了限购措施,即每日限量发售,每人每日只能购买一件商品。此外,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还专门为天宫藻井解构冰箱贴开设了线上预约通道。
限量发售、提前预约,文创产品越来越难买,质疑博物馆饥饿营销的声音也在增多。有消费者表示,自从开启线上预约后,产品几乎是“一秒售罄”,购买变得更加困难。针对此类质疑,有博物馆曾公开回应说,因产品工艺复杂需手工制作,为了保证质量无法快速出货,只能限量发售。
正品买不到,“博物馆同款”却多得让消费者眼花缭乱。记者在走访中看到,许多文创商店都摆放了博物馆的“同款”文创产品,这些产品虽然在外观上与正品相似,但在制作工艺和细节上往往较为粗糙。一位文创商店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部分商家和创作者仍缺乏品牌意识,更看重短期的经济利益,哪款产品“火”了就争相仿制,导致市场上文创产品质量参差不齐,跟风现象严重。而劣质的仿冒品不仅会影响消费者的购买体验,更会损害正品的品牌形象,降低创作者的创新热情。
针对上述问题,范培莹告诉记者,由纯手工打造的文创产品的确耗时长、成本高。她建议,若要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提升生产效率、加大供给,相关企业或制作团队可以采取半手工的生产方式——将精细制作部分交由人工完成,并由创作者亲自把控,其余工序由机器来执行。而在打击侵权盗版行为、保护产品创意和设计方面,她建议企业及时申请专利、注册商标,并扩大商标注册的保护范围,例如除注册主营的产品外,还可提前注册相关产品类别。同时,与材料供应商等签订详细合同,明确特定材料仅限于特定项目或特定企业使用。如此一来,若消费者想拥有完全相同的商品,就只能选择购买正品。
杨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民族自信与文化自信是推动文创行业增长的源发动力,中国历史文化的深厚底蕴为博物馆、景区等文旅传播提供了丰富的内容素材,文创产品已从过去相对单一的创意设计,发展到如今更加广泛地结合文化技艺、设计服务、数字技术,融入虚实互动和沉浸式场景,成为了文化传承和情感理念表达的风向标。而作为文创产品消费主力的年轻群体对产品传达的价值观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他们期待产品具有独特的思想性、设计感及实用性。因此,持续创新不仅是文创行业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推动文创产品成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文化自信重要载体的关键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