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轻工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传统优势产业、重要民生产业,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绿色消费的重要支撑,肩负着推动工业和消费领域降碳、绿色低碳生产和生活方式形成的使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要求“聚焦建设美丽中国,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加快轻工业绿色低碳转型,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发布了《轻工业重点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围绕“效率提升、结构优化”两大核心,通过“6方面重点任务”“9项重点行业达峰行动”,全力推动全行业绿色低碳转型。
目前,轻工业绿色制造体系初步建立,已建成国家级绿色工厂1041家,占比达五分之一;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147家,占比近四分之一。乳制品行业作为轻工业重要组成部分,以绿色低碳为转型方向,通过培育绿色工厂与绿色产业链,绿色创新成果正在乳制品行业中不断涌现。其中,以伊利为代表的乳制品企业,长期秉持绿色发展理念,加快科技攻关,为全链创新构建新质生产力打造了乳业高质量发展样本。
□ 本报记者 暴梦川
图为伊利智慧谷。
全链路创新推动绿色竞争力提升
发展新质生产力,构建“绿色轻工”,关键是依靠“绿色创新”提升绿色竞争力。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会长张崇和多次强调技术创新是推动“绿色轻工”发展的核心动力。乳制品产业链横跨三大产业,覆盖牧草种植、奶牛养殖、原奶运输、生产加工、产品储运等诸多环节,每个环节都会产生碳排放。伊利,作为行业领军者,始终坚持产业协同与科技创新双轮驱动,持续开展全生命周期的环保行动,依托数字化、智能化手段,发展全链路绿色生产力。
在牧场端,伊利创新低碳技术和数字化手段,推动产业链协同降碳。为打造绿色牧场,伊利采用低碳饲料技术,减少奶牛的甲烷排放,使排放气体中甲烷占比降低20%-30%,贡献于全球气候目标的实现;同时,伊利在在合作牧场中推广并免费提供伊利智慧牧场大数据分析应用平台,对每头牛的健康情况做出评估和分类,进行精细、高效的管理,帮助合作牧场进行精细化奶牛养殖,建立产业链合作降碳平台。
在工厂端,伊利以“绿色科技”积极打造“零碳工厂”“智慧工厂”,以绿色创新、数智化能力提升绿色生产力。云南伊利工厂,通过引入光伏板为工厂带来源源不断的绿色电力,年发电量达380万kWh,年节约电费约40多万元;而水源热泵系统的引入更是将工艺塔水的余热变废为宝,为生产提供热能,减少天然气消耗,每年减少碳排放量1500多吨。光伏与热泵的双重引入让工厂全年减少碳排放量约4640吨,大约相当于21.3万棵成年树木一整年吸收的二氧化碳量。借助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伊利众多工厂实现了集控中心远程操控与数据采集,能够快速识别问题隐患点,提前预防设备故障,减少能源浪费和“碳排放”。
在包装和物流方面,伊利推动使用新能源汽车,发展多式联运,打造零碳物流园区、零碳物流线路;建立包装回收机制,强化固废闭环管理,推进资源再生循环利用。作为中国乳业龙头,伊利股份积极探索全产业链协同创新减碳,以实际行动推动乳制品行业低碳发展。
“双足迹”协同引领产业链向“绿”而行
国家正式宣布“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后,拥有轻工业领域中最长产业链之一的乳制品行业,面临艰巨的降碳任务。作为亚洲龙头乳企,伊利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创新性探索出“碳足迹+水足迹”的“双足迹”全链减碳解决方案,带领产业链上下游的合作伙伴,探索行业减碳新技术,以实质性进展助力国家“双碳”目标实现。
在碳足迹方面,伊利从2010年开始,率先在企业内部开展全面碳盘查,摸清碳排放家底。通过“绿色创新”,伊利从改进节能减排技术、提升清洁能源使用率等方面,减少生产运营对环境的影响,在行业内率先实现全生命周期的绿色生产运营。截至目前,伊利已打造5家“零碳工厂”,41家工厂获得国家级“绿色工厂”称号,推出5支“零碳产品”,发布13项低碳国家标准和团体标准,并携手88家企业组成行业首个“零碳联盟”。
在水足迹方面,伊利创新开展水足迹的探索,将水资源的节约和利用纳入减碳解决方案中。每使用、排放1吨水,会产生至少5公斤的碳,因此减少水足迹也是减少碳足迹的重要途径。作为首家承诺和获批加入联合国《水行动议程》的中国企业,伊利已经完成了5家工厂和3款产品的水足迹认证,32家工厂获得节水型企业称号,年度总节水量超过177万吨。伊利的“双足迹”全链减碳解决方案作为一种创新的低碳发展模式,通过“绿色创新”降低碳足迹和水足迹,推动了企业全产业链的低碳发展,为整个行业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和模式。
环保包装带动行业“绿色创新”潮流
建设“绿色轻工”,引导绿色消费。轻工业积极落实《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以引导绿色消费为抓手,倡导行业加大绿色产品供给,推广绿色简约包装。伊利作为低碳生活倡导者,长期以来积极通过升级包装为环保助力,引领”绿色消费”。
强化原材料降碳,积极采用绿色包材。通过对绿色环保材料的使用,截至2023年,伊利在酸奶包装方面,已减少了922吨塑料粒子和1112吨纸的使用,间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4241吨。此外,伊利还通过采用经FSC认证的绿色包材,确保原材料的可持续性。2023年,伊利产品内包装原纸经FSC森林认证的比例为65%,并实现包装外包纸箱100%由回收再生纸制成,降低包装纸使用量1193吨,减少包装塑料使用量1414吨。2021年“世界环境日”,伊利推出国内首个植物基梦幻盖产品,瓶盖的部分原料来自可再生的甘蔗;同年,伊利推出0铝箔低碳无菌纸基复合包装,进一步提升了包材中可再生成分的占比,据认证该包装可减少碳足迹达41.8%。
倡导减污降碳,推出一系列减墨降碳包装。2022年,伊利推出“无印刷、无油墨”包装的牛奶,该产品采用了纯白色无图案的极简包装,必要信息则是以激光打印的方式印在包装上。还推出了环保减墨装产品,该产品摒弃了产品外箱的塑料提手,大幅减少印刷油墨,改用浮雕的文字设计,既保持了设计美感,又实现了环保目标。与过往同类产品相比,使用减墨装的产品油墨印刷减少约70%面积,节约80%油墨量。
进入新时代,以乳业为代表的中国轻工业正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力,以推进“双碳”工作为牵引,在清洁牧场建设、规范绿色工厂、资源回收利用、碳排放标准制定及碳足迹核算、促进绿色消费等方面不断探索,持续培育绿色发展新动力。未来,中国轻工业将继续秉持绿色发展理念,完善轻工绿色发展促进机制,为轻工业高质量发展增添新活力,为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实现贡献轻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