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收藏总第5846期 >2024-10-07编印

大学古建琉璃瓦被炒到三千多元一块
莫做击鼓传花的最后一棒
刊发日期:2024-10-07 作者:  语音阅读:

琉璃瓦片.png

  □ 左 鲤

  日前,一则武汉大学古建修复中散落的琉璃瓦片,在二手平台最高炒至3650元的消息引发广大网友关注。有网友发出惊呼:原以为“把学校拆了去卖”是个段子,没想到竟成了现实。更有网友表示,“吃相太难看,有一种工地偷电缆的感觉。”

  笔者搜索发现,武汉大学琉璃瓦片在二手平台上的售价根据其完整度和纹饰不同,价格为每片十几元至600多元不等,而被炒到3650元的琉璃瓦片,则是一件相对完整的孔雀蓝琉璃瓦当。该商家在其产品简介中这样描述:“稀缺完整无损,武汉大学装修拆下来的瓦片、瓦当、琉璃瓦留念,‘福(蝠)在眼前(钱)’圆形图案,仅此一块,完整无损,非其他人的破损瓦!”

  据了解,网络热销的琉璃瓦取自武汉大学正在翻新的老斋舍屋面,该建筑于1931年建成竣工,在2001年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于老斋舍在后期使用过程中,多处琉璃瓦屋面瓦件出现破损,今年校方遵循“不改变建筑原貌”的原则进行维修处理。对于出现在二手平台的琉璃瓦构件,武汉大学保卫处工作人员表示,“学生贸然去施工现场捡拾瓦片的行为存在安全隐患,新的旧的都不能捡拾,因为有不少瓦片属于文物,捡拾留作纪念也不行。”此外,该工作人员还表示,有人捡拾新的、预备安装的瓦片,也给装修工人造成了困扰,目前已经派人前往现场维持秩序。

  在广大消费者的心中普遍认为,只要是年代久的、具有稀缺性的产品,都具有收藏价值,一些价格不高但年代久远的收藏品,甚至被赋予了保值、升值的投资属性。在此种盲目的消费心理驱动下,商家为了打动消费者,甚至抛出了“今天不买,明天后悔”的刺激性营销话术。然而,在线上收藏品直播遍地开花的同时,多家媒体对网络收藏品消费欺诈现象进行了曝光。有媒体曾以《收藏直播盯上老爸老妈的钱包》为题展开深度调查发现,不少中老年人都曾遭遇网络收藏品消费欺诈,甚至有商家还会鼓励老人通过抵押房产或个人信贷的方式套取现金购买收藏品。更有媒体爆料,一位“收藏家”满屋子的藏品经专家鉴定全部为现代工艺品。

  笔者认为,收藏的核心是“悦己”和“纪念”,佩戴一款珠宝显示出优越的生活品质,把玩一件和田玉而感悟温润的君子之风,欣赏一幅书画体味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留存一张粮票追忆艰苦岁月,保存一片残瓦回味校园生活……这些是收藏最大的意义,而不能抱着投资和博弈的心态去盲目进行藏品收购。消费者在面对一件心仪的藏品时,首先应该对自己的消费能力进行考量,其次是要冷静思考是否真的喜爱这件藏品,切忌在不明真相的前提下,仅凭自己的判断或商家的推荐,去臆想该藏品的市场价格和升值空间,一旦陷入了这样的逻辑,就很容易被不良商家误导,从而产生盲目消费,遭遇消费欺诈。

  知识的缺失,加上“捡漏儿”心理的作祟,让不少消费者被商家的话术蒙蔽了双眼,在商家话术的推波助澜下,开始盲目跟风消费。大多数消费者的收藏目的或多或少带一些投机的意味,总认为能够花小钱“捡大漏”,但是 “捡漏”这件事大多数都是出现在文学作品或者影视剧中,现实中极少有人亲身体验过。

  笔者提醒广大收藏爱好者,在收藏的过程中一定要明白,流通是最能够体现收藏品实际市场价值的主要方式。黄金之所以珍贵,就是持有人可以到任何一家典当行和信托商店立即变现,而一些所谓的收藏品,由于材质价值低、工艺价值低、无市场参照价格等原因,普通消费者则很难通过直接销售的形式进行变现。实际上,市场上很多看似年代久远的收藏品,在专业藏家和收藏机构的眼中都不具有收藏价值,更谈不上保值、增值,消费者一旦将此类藏品买到手里,才会发现能够出售变现的渠道少之又少。有句老话叫“货到地头死”,消费者在购买收藏品时不妨多想一步:藏品升值后去哪里卖?卖给谁?切莫做击鼓传花的最后一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