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卢 岳 □ 李芸仪
“City不City啊?”“好City啊”“Amazing!”最近,外国博主“保保熊”发布他带着妹妹在北京长城游玩时拍摄的一段视频,其中魔性的英式中文让人忍俊不禁,“City不City”等相关流行语火遍网络,引来众多海内外博主进行讨论和模仿。随着我国对多个国家持续优化实行了72/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大批外国游客涌入中国,开启特种兵式“中国行”。有网友表示:“‘China Travel’已经变成了海外社交媒体的流量密码,而他们拍的旅行视频无疑是我们最好的宣传片。”
“China Travel”成为海内外社交平台的“流量密码”
随着我国实行72/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外国博主竞相来中国旅游。截至目前,中国已对欧洲、美洲、大洋洲、亚洲的54国免签,北京、上海、杭州、成都、重庆等20个城市实施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长沙、哈尔滨、桂林等3个城市实施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
政策发布后,外国人化身“特种兵”,一拨接一拨涌入我国各大城市进行“打卡”。许多网友感叹,“我们这的旅游景点、大街小巷‘长满’了外国人。”北京市民也感叹,“人没出国,但感觉在国外,三步抬头一个外国人。”
据国家移民管理局7月5日公布的最新数据,上半年全国各口岸入境外国人1463.5万人次,同比增长152.7%。其中通过免签入境854.2万人次,占比52%,同比增长190.1%。随着我国免签“朋友圈”不断扩大,各项政策加速落地,国家移民管理局预计今年下半年外国人来华热度将持续升温。
同时,记者了解到,“China Travel”已经成为海内外各大社交平台上的热门搜索词条。在国外某知名社交平台上,大量外国网友发布了“144小时免签游中国”的相关旅游Vlog。不出机场就能坐地铁直达各地、“最危险的地方是夜市”、当地人松弛感爆棚……只要涉及“China Travel”的主题内容,几乎是发一个火一个。他们的视频短则十几秒,长则一两个小时。只是最平铺直叙的生活记录和亲身体验带来的真实感悟,就能有几万、几十万人围观。
一位网友在土澳发布的《老外中国行》系列视频,一条视频点赞量就高达19.7万;另一位网友发布的一条在中国深圳的短视频也获得高达34万观看……他们的视频“颠覆”了外国网友对中国的想象。记者看到,许多外国网友点赞评论称,“这真的打破了我对中国的印象,看完真的想去中国感受一下!”
外国友人:神奇中国在这里!
记者看到,上述平台的许多视频封面和标题都有这样的字样——“中国根本不是我们预想的那样”。众多外国游客纷纷在海外社交媒体上分享来华旅行的亲身经历,“这是我有幸去过的最神奇的国家。它非常安全!它很便宜!太神奇了!”,引发广泛共鸣。
其中一家来自英国的博主,他们同步在抖音发布“中国行”视频,已获高达750万点赞。博主一家的中国行刚开始也遇到很多问题,“我们没有很多现金,附近也没有提款机,不知道怎么买饮料,然而到达中国后学会了微信支付、快捷叫车、机器人服务、外卖买药等一系列‘神奇’的中国式技能。”妈妈塔米拉在拿到药品后惊呼,“没想到在中国买药如此方便,这种速度绝不可能在英国发生。”同时,高度便捷的交通和贴心的高铁餐饮,也让爸爸克里斯感叹,“这里太令人惊讶了!”
另一家在土澳发布的《老外中国行》视频也引发广泛关注,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折叠停车场、随叫随到的出租车,他兴奋地在视频中说道:“这才是我想象的中国。”
此外,来自美国的“没味哥”伊梅卡在社交平台发布的“中国游”视频同样获得高点击量,他在视频中表示,“眼前的城市比想象中还要繁华友好。”
值得注意的是,有博主发布带外国朋友来中国的经历,博主陈挺带着两位外国朋友游四川,面对快捷的支付方式、便利的交通、美味的四川小吃,外国朋友不断惊呼“So amazing”。博主表示:“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这一次一定让他们看到中国的神奇魅力!”
好政策和便利措施为“中国行”保驾护航
“City不City”火起来的背后,不仅是因为144小时过境免签的政策,也在于我国不断优化的服务措施和积极拥抱全球友人的好客态度,共同吸引着越来越多外国友人来到中国、爱上中国。
记者了解到,为了让外国游客更加方便,中国采用“哪堵哪疏”的策略。针对签证流程繁杂,推出“三减三免”,即减少签证申请表填报内容、阶段性调减签证费、简化来华留学生审批手续、免采部分申请人指纹、免签证预约等政策。为应对支付困难问题,中国人民银行3月发布《外籍来华人员支付指南》,详细介绍了移动支付、银行卡、现金等5种支付服务的获取方式和使用流程。如今,外籍旅客通过下载支付宝、微信等支付工具,便能够绑定国际银行卡:超30个电子钱包可在境内使用。
同时,我国也持续提升接待服务水平,让外国游客来华旅行便利度越来越高。中国政府网信息表示,公安部、商务部、国家移民管理局三部门已针对外籍人员来华住宿的问题发布倡议书,提出旅馆业不得以无涉外资质为由拒绝接待境外人员等规定。记者了解到,有一些国家级景区也已经推出了更符合当地特色的服务。丝路社会科学院王建娇对此表示:“我们将推出更多元化、特色化的旅游产品和服务,提高满足国际游客多种需求的能力。”有外国网友感叹到:“我的同事去过一次之后震撼于‘中国发展’,也深深感动于‘中国温度’,现在一年要去中国度假一次。”
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员王鹏表示,“‘City不City’和‘China Travel’的火爆出圈,既能提升旅游吸引力、促进文化交流,也能为中国经济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