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记者亲身体验了“可卷可躺”的桨板运动,感受“划水”快乐的同时,见证了水上运动“圈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桨板、皮划艇、尾波冲浪等新兴的水上运动成为继飞盘、骑行之后,又一受年轻人追捧的户外项目。因其亲水性、趣味性和较低的门槛,水上运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爱好者。然而,随着参与者的激增,公共水域的管理和服务却未能“跟得上”,桨板等新兴水上运动想要真正走向大众,还面临着许多挑战。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听到了许多令人揪心的故事。山东省济南市一名17岁少年在湖中玩桨板时不幸溺水身亡;一名女子在水库玩桨板时未做任何安全防护措施,不慎落水……同时,记者也了解到许多初次接触水上运动的玩家对于水上基地哄抬价格、人满为患等现象颇为担心。因此,要让水上运动持续火热,必须从多方面入手,探索公共水域的精细化管理。
为了让水上运动实现长久有序发展,产业规范化与行业自律显得尤为关键。在北京什刹海景区,记者看到了景区积极做出改变和努力:面对桨板数量少、游客哄抢名额、安全隐患大的问题,景区迅速开展“百日攻坚”整治行动,加强规范化、秩序化管理,率先在北京实现了水上运动的精细化运营。相关行业和平台也应共同制定行业标准,推广安全知识,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提供专业培训和指导。水上运动俱乐部也应将“自律”与“他律”结合,严格按照标准操作,确保每位参与者都能在安全环境中享受运动乐趣。
杜绝水上运动安全隐患,增强国民安全意识迫在眉睫。桨板、皮划艇等新兴水上运动的背后隐藏着许多风险。记者看到北京、广州、重庆等地文旅平台正在加强夏季水上运动安全知识的科普。同时,与多地水上运动协会的负责人交流后,记者了解到他们正在通过公众号、抖音等社交平台宣传和普及水上运动安全知识,增强公众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让更多人了解和掌握水上运动安全知识。
制度是长久之计,要将水上运动从“无序”转为“有序”,需要制度来划红线、构筑安全底线。今年,国家体育总局发布了推动水上运动发展的相关文件,加强对水上运动基地的监督检查,确保设施设备的安全性和管理的规范性,杜绝无证经营和违规操作现象的发生。规章制度的完善将让公共水域的环境与秩序得到进一步优化,为市民及游客提供更加安全、舒适的休闲环境。
可以预见的是,水上运动发展前景广阔,但只有在科学管理和合理引导下,才能真正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只有多方合力,加强公共水域的精细化管理,完善安全保护设施,才能让公共水域得到更好利用,让新兴的水上运动“逐风破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