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庆合堂的半闲阁。
图为庆合堂过厅圆门。
图为庆合堂的天井院一角。
图为北大文化学者、作家赵国栋为前来调研庆合堂的人员做志愿讲解。
图为庆合堂山门。
图为庆合堂内的“世德第”赏石。
一步一景观,一步一文化,一景一陶然,品读庆合堂,不仅要读出庆合堂建筑的厚重,意境的深邃,岁月的沧桑,更要品读出其内在的文化厚重。且不说这里的“庆合堂”“福泽园”“万宝园”“至中和”“庆有馀”等石刻、砖雕匾额所蕴含的“天人合一,知行合一,修身立德,和和美美”等中华优秀传统思想理念,单就建筑上面每一个构件及构件上雕刻的人物故事、吉祥花卉图案,就让人感受到中华民族文化的深厚、建筑艺术的无穷魅力,以及人物故事和花卉图案所蕴含的深远寓意。然而,庆合堂的文化厚重还不只是在这些一砖一瓦、一草一木的建筑构件上,它还体现在“耕读第”“诗书第”和“世德第”等院落所弘扬和传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念上,它包含了数千年来中国思想文化大河,博大精深,浩瀚无际。
一是“耕读第”。“裕后勤和俭,兴家读与耕”“耕读传家久,书香能致远”,吟诵着这些与“耕读”有关的诗句,走进“耕读第”的院内。“耕读第”正房为农耕文明展览馆,西厢房的“义学”为传承国学礼仪的场所。院内的墙壁上镶嵌有“勤俭”“毋荒”“挹翠”“勤习”等与农耕文化有关的石刻,以及院内种植的竹子、桂树、兰草、梅花等花草树木,将“耕读第”营造出如古人书房画室的氛围。徜徉其中,仿佛一下子穿越到千年的时光里,感受着古人那半耕半读的悠闲田园生活,体会到历代文人学士在思想感情上对耕读文化境界的怀念与寄托。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耕读文明像一艘巍巍巨轮承载着中国文人的追求和梦想逐浪而行,在发黄的史册里留下了深深的印痕,这里面有孔子和孟子的“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以及许行的“贤者与民并耕而食”等对耕与读的认识,有陶渊明“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王冕的“犁锄负在肩,牛角书一束”,钱澄之的“日入开我卷,日出抱我锄”等古人在耕与读方面上的生活方式的情趣。也有耕读的意义从最初的“耕以致富,读可荣身”,到后来的“耕以养身,读以明道”,再到后来的“以耕喻读”精神的无限升华,耕山水,读天下的文人情怀愈发浓重。
耕读是“耕”与“读”在精神上的高度结合,有“读”之“耕”体现了读书是为了做到明心见性和安身之命。有“耕”之“读”才能保证做到格物致知,洞察世事,修身、齐家、治国,而不是为了区区稻粱之谋,正因为耕读的精神已经内化在中国文化的精髓之中,融入了中国人的血液,因此,所谓的耕读才不是皓首青灯伴古卷,而是意味着通过读书与圣贤对话的一种情趣和责任。
耕读正是文人借以养浩然之气,保持人生细节的一种生活方式。在这种“子孙相约事耕耘”的生活方式中,形成了自己践行忠孝仁义,坚守读书人气节,报国入世等人生抱负,体现了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人生抱负。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干完农活,在田间地头席地而坐,捧上一本爱读的书,头顶是蓝天,脚下是绿地。这是耕读社会文人安乐、宁静、和谐、自然的人生化境,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正是文人孜孜不倦的追求,才有了我们“昼出耘田夜绩麻”的感慨,才有了“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的闲逸,才有了“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的美好景色,才有了“五月虽热麦风清,檐头索索缲车鸣”的丰收感受。如此诗情画意的生活,千百年来一直荡涤在中国知识分子的心底,田园耕读早已成为中国知识分子一种挥之不去的理想情结。
在庆合堂内营造“耕读第”,或许是庆合堂创办者张书勇在喧嚣浮躁的城市中想退隐山林,返璞归真,追求那种恬淡、自由、半耕半读的田园风光式生活的人格自我完善;或许张书勇是为了弘扬和传承耕读文明中蕴含的“天人合一、知行合一、自立自强、修身立德”等深邃的思想理念,用以促进子孙孝敬父母、友亲睦邻、勤俭持家,增进家庭成员之间和谐相处,形成优良的家风;或许是为了促进社会教育、加强道德建设而进行的文化传承和扩散的社会使命感。或许,只有向历史回溯,我们才能找到所要的答案。
二是“诗书第”。“斗水清茗煮日月,半闲诗书去岁长”“蛙鼓虫鸣声悦耳,天光和风月下谈”“宁为故土寒归士,不为他乡座上客”,这些镌刻在“诗书第”院内的楹联,在院内营造了“诗书传家”的浓厚氛围。楹联均由宅主张书勇撰文并书丹,表明了他诗书传家、光耀门楣的美好心愿和追求恬淡自由、与诗书相伴的生活情趣。
孔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在古代,诗被视为心声的流露,是情与志的直接表达,承载着世人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情与思考。书,则是知识与智慧的载体,不仅涵盖了经史子集等各类典籍,还蕴含着治国、齐家、平天下的哲学思想与伦理规范。诗与书的结合,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文化生态系统,既注重个人修养的提升,也强调社会责任的担当,体现了“文以载道”的核心理念。从先秦两汉的《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元曲,乃至明清小说、诗词歌赋,诗书像一条岁月的长河,以其独特的韵律和意境,在中国文人心里缓缓地流淌。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读诗使人灵透,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书的功用不仅可以增长见识,修身养性,陶冶情操,淬炼灵魂,让人格和道德修养进一步提升;可以考取功名,光耀门楣门风,还可以齐家、治国、平天下,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担当。宋代皇帝宋真宗赵恒在《劝学篇》中将读书的功用概括得淋漓尽致。“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若随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诗书传家”的故事不胜枚举,垂范后人。唐宋八大家中的“苏氏父子”可谓诗书传家的典范,苏洵的父亲苏序非常重视读书学习,倡导诸子读书,并定下“吾欲子孙读书,不愿富”的治家理念,在这一家风的传承下,苏洵二十七岁开始发奋读书,著书立说,并悉心教授二子,苏洵外出游学时,由妻子程氏负责苏轼、苏辙兄弟家教之责,苏轼、苏辙双双考取进士,名动一时。步入仕途后,苏轼、苏辙兄弟仍注重学习,不仅重视读书,更积极将这一家风传递到后辈,在“读书正业”的家风下,其子孙亦能踵武前贤,不坠家声,整个眉山苏氏家族在两宋时期出现了十多位进士,可谓文脉昌盛。
南宋爱国诗人陆游一家的“诗书传家”的故事也可圈可点,令人仰视。陆游一生写词无数,其中写给儿子的诗词特别多,最为有名的当属饱含爱国情怀的《示儿》。作为一名爱国诗人,陆游念念不忘守国、爱国、护国,时时不忘爱民、惜民、济民,子夜读书偶感成诗,便告诫自己的孩子们:高官厚禄不足为念,有了机会就要去救助民众。读书是陆家的传统,陆游自己就有“夜读”的习惯,他常常“挑灯夜读书,油涸意未已”。陆游爱读书,好习惯的养成,与他父亲的鼓励引导分不开,如其《读书》一诗中说:“先亲爱我读书声”。陆游父亲喜欢陆游读书,而陆游如他父亲一般,也喜欢听自己孩子读书,在他看来,儿子的读书声是最动听的音乐,如《睡觉闻儿子读书》:“梦回闻汝读书声,如听箫韶奏九成”。他深感父子共读是人生一大乐事,如《诵书示子聿》:“父子共读忘朝饥,此生有尽志不移”,而父子共用一盏读书灯也是极富诗意的,常常被写入诗中,如《灯下读书》:“琅然诵经史,少倦儿为续”。陆游一家的“诗书传家”,是颇具意境和情趣的,在陆游的言传身教下,他家永远充满着读书声。李格非也重视读书学习,诗书传家,使李清照自小便爱“读书消得泼茶香”,使“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思想至今鲜活……在思想理念这条小船上,“诗书传家”得以在历史长河中传递、弘扬。古诗云:“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而道德怎可口口相传?嘉言懿行与音容笑貌都会随时间散去,而道德和品格却可于诗书中永流淌。《史记》传递的是司马迁的坚持与奉献,《赤壁赋》传递的是苏轼的豪放与豁达,《红高粱家族》传递的是对生命和脚下土地的热爱,不一而足。中华民族是诗文的民族,以诗文传家,使一代代人接住、守住并传递几千年来的民族精神和品格。
昏黄的油灯,持卷夜读,有妻子红袖添香,有幼子陪伴侍读,诗书的清香氤氲了多少温馨的日子,摇曳的灯光拉长了多少流年的影子,这一“诗书传家”的情景刻在了门楣的记忆里,令多少历代文人为之神往。
张书勇热爱诗词文化,常年歌以咏志,在诗词的海洋里肆意遨游,深知诗词的深邃和博大精深的魅力,他何尝不想让朗朗的读书不绝于自己的门庭,让“诗书传家”的家风光耀于门楣呢?在此营造“诗书第”院落,也许是他这一文化精神的初心。也许,他想在此幽静的场所,叫上三五室友饮酒品诗,让心灵暂时归于宁静,跟随着诗书走向远方。
三是“世德第”。“厚德载物,世代相传”,进入“世德第”,当在院落里看到张氏祠堂及祠堂内的《张氏家训》和《庆合堂造园记》时,才真正理解了这句话的含义,才明白“世德第”是传承家风和家训的地方。
古训讲:“德泽源流远,家风世泽长”。家风是一个家庭的风气、风格、风尚,换一句话说,当一个家庭的家规、家训形成家庭的公众行为习惯即形成了家风,家风是一个家庭、家世、家族共同认可并遵守的价值理念,具有榜样性、社会性和传承性。家训是指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光宗耀祖的教诲,它属于家庭美德的范畴,对个人的修身、齐家、治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家国同构,一个家庭的家训相当于一个国家的道德标准,而家训就是家人做人的道德标准。家风不仅关系到子孙后代的成长,也关系到家族的兴衰。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风建设,注重以家风传承,育人兴家。“孟母三迁”,让崇善向学的家风沐浴孟子。“孔融让梨”,谦卑礼让的家风滋养了孔融。“岳母刺字”,将忠良的家风镌刻在岳飞心里。这些于岁月沉淀下来的佳话,无形也是社会道德的典范。家风润无声,家训传万代,世代相传的家风故事,醒世深刻的家训箴言,承载着祖辈对后代的严管厚爱和殷切期望,传承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命脉。
家风于人,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如潺潺流水奔流不息,如和煦照阳光照大地,是文化润内,养德固本。家训于人如久旱清泉滋润万物,如氧吧树林,补足底气如解难神灵指明道路,是时代敦促,内化于心。
家风、家训、家规作为中华文明的精髓,深深植根于家族与社会伦理的土壤中,强调以德行为传承核心,构建了一套世代延续的家族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体系。其内涵不仅涵盖了个人品质的至高无上,视之为家族繁荣与个人成就的根本,还体现在严格的家风建设上,通过家训、家规的制定与执行,以及长辈的言传身教,确保美德得以内化家族成员的自觉行动,尤其是道德和人文素养的培养,旨在通过学习历史与圣贤之道,激励后人立德修身,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与人生观。鼓励个体在追求个人完善的同时回馈社会,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
《张氏家训》由张书勇撰文,由著名书法家、作家、诗人张华忠书丹,共有“继承祖德”“忠孝国家”“勤为职业”“孝敬父母”“雍和兄弟”“友睦族人”“慎结婚姻”“训教子女”“崇尚节俭”“禁戒非为”等十个方面的内容,这十个方面的内容涵盖在“孝顺、勤俭、恭默、修齐”等八个字上。首先是“孝顺”之心。家训中训诫,取得功名的子孙要谦卑感恩。
其次是“勤俭”之道。家训中强调“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且不赞成“遗厚财给子孙”,相反,家训中认为有害无益。因为子孙“贤而多财,财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所以家训中强调应遗留给子孙的是廉洁、简朴、勤劳的优良品德。
再次是“恭默”之情。家训中强调“谨言慎行,宽厚忍仁,忠厚持家”。家训中还强调要慎重交友,不要与奸佞之人、刻薄之人、怪诞之人交往,以免染上不良习气。
最后是“修齐”之治。家训中强调子孙不必介意功名,要视“耕读传家”的良好家风为理想目标。
一个人的成长如一棵小树,在家的土壤中汲取养分,在家人的灌溉中茁壮成长,这种潜移默化的力量,如沐春风,惬意舒坦,滋润心灵。“诒厥孙谋,以燕翼子”,张书勇在庆合堂内营建“世德第”并刻石《张氏家训》,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 周清怀 吕存伟 李丹丹/文 邵金忠 汤凤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