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收藏总第5782期 >2024-06-28编印

向儿童出售贵重首饰的法律风险
刊发日期:2024-06-28 作者:  语音阅读:

左 鲤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网络支付的普及,未成年人大额消费的行为频繁发生。对此,有家长认为,商家不应向未成年人销售高额商品,而商家则认为,在商品无质量问题的前提下,儿童购买的行为属于自愿消费。那么,未成年人大额消费的行为是否有效呢?家长又是否可以主张退货退款呢?

日前,江苏省江阴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通报了一则案例,市民吴女士投诉,称其13岁的女儿在一周前擅自购买了一条价值1300元的手链,购买时家长并不知情。吴女士认为该店向未成年人出售贵重首饰的行为无效,随后向该店申请退货退款遭拒。协商无果后,吴女士向消保委求助,要求店家退货退款。最终经调解,双方达成一致,该店同意退货并扣除100元手链折旧费,退还吴女士1200元。

“上述案例中,未成年人购买贵重首饰,家长要求商家退货退款是有法可依的。”北京柏舟律师事务所律师孙发耀表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九条规定,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该案例是一起典型的未成年人消费纠纷,购买人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购买手链的行为与其年龄、智力不相适应,应由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否则无效。购买人在家长不知情的情况下私自购买手链,购买行为无效,吴女士有权要求该饰品店办理退货退款,因此商家应积极妥善处理消费者的诉求。

孙发耀律师特别提醒广大商家,在经营过程中应当具有清醒的法律意识,并能够尽责履行相关法律法规,在儿童购买商品时,应谨慎辨别消费者是否具有相应的消费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要根据商品的实际价格和功能属性,去判断买家年龄和智力是否与其产生购买行为相适应,从销售的前端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消费纠纷。同时,家长也要尽到对未成年人应有的监护责任,要根据自身家庭经济状况、消费理念和生活习惯,对儿童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培养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在儿童有在线购买的需求的时候,要第一时间帮助他们做出判断,让儿童知道哪些商品能买,哪些不能买,哪些需要和家长商量买,可以通过合理设定零花钱金额,固定发放零花钱时间等方法,规范孩子的消费行为,让孩子在一定限度内自由支配和使用零用钱,同时要尽量避免让儿童知晓家中大额储蓄的网银密码。一旦出现未成年人消费引发的纠纷,家长也应保持冷静和理智,可以通过截图、录像、录音等形式,第一时间保留消费凭证、聊天记录、商品链接等资料,以便在后续的维权过程中有据可依,一旦协商不成可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