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许永军 □ 滕 明)近年来,淮北市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鼓励在外有为的商人、乡贤、能人返乡创业,积极引导就业帮扶车间向乡村振兴车间转型发展,将岗位“送”到村民“家门口”,持续推动车间企业、村级集体经济、村民收入实现“三增收”。
培育乡土企业。出台《淮北市加快推动乡村振兴车间转型发展工作实施方案》,细化带动就业补贴、培训补贴、贷款支持等10项优惠政策,依托“小老板培育工程”等载体,举办“专家服务基层”“乡镇下单、人才接单”等活动,吸引技术能人返乡创业。截至目前,累计建成运营乡村振兴车间45个,今年以来发放企业吸纳脱贫劳动者补贴、脱贫劳动者岗位补贴等资金294.21万元。
壮大乡村产业。坚持“一镇一品、一村一品”,因地施策发展服装生产加工、种植养殖、农旅融合等乡村业态,累计建成服装生产类车间23个、年产值近3000万元,种植养殖类车间8个、年产值近2300万元,农产品加工类车间7个、年产值近8000万元,加工制造类车间7个、年产值近7900万元。
带动群众就业。探索制定乡村振兴车间建设地方标准,按照车间带动就业人数,分类建设标准化厂房式、居家式、种养式、贸易流通式、文化旅游式等乡村振兴车间。今年举办脱贫稳就业培训,发放就业技能培训补贴194.36万元,培训1803人次。截至目前,认定乡村振兴车间、工厂等28个,建成运行待认定车间17个,带动2120名群众实现“家门口”就近就业,人均增收30000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