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综合总第5730期 >2024-04-11编印

浙江自贸试验区成果显著 实现开放型经济发展
刊发日期:2024-04-11 作者:  语音阅读:

本报讯 (记者 马佳丽) 近日,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新闻发布会第十四场在浙江举行,记者在会上了解到,在过去一年里,浙江自贸试验区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成果,新增注册企业占比达到5.9%,税收占比8.5%,进出口额占比20.3%,实际利用外资占比19.8%。尽管浙江自贸试验区面积仅占全省的不到1/400,但其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果显著。

会上,浙江省商务厅副厅长肖文表示,针对上次新闻发布会提到的数字经济、先进制造业领域制度创新相对薄弱的问题,浙江自贸试验区在这三个月里进行了集中突破,新挖掘的100项制度创新成果中,有近三成涉及数字和制造业领域。

例如:宁波片区依托国际首个商品二维码全程信息数据库,重构进口商品编码体系,实现信息全链路流程清晰可见,推动了进口贸易通关便利化;滨江区块依托“数据安全实验室”提供数据安全预检、监测等服务,有效降低了企业申报评估成本,吸引众多数据安全优质企业和小微企业入驻。

“2024年是浙江自贸试验区全面提升发展的关键一年,重点在人才、数据、资本等新质生产力要素上推动体制机制创新,聚焦大宗商品、口岸服务、知识产权保护等8个领域进行专项改革。”肖文介绍。

日前,浙江省商务厅等9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推动浙江自贸试验区制度型开放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内容分为5部分、30条措施,涵盖推动货物贸易创新、无纸化贸易、数字经济与数字贸易开放、跨境数据流动及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旨在推动浙江自贸试验区制度型开放。

《若干意见》强调数字经济和数字贸易领域的开放。完善跨境电商支付结算,允许符合条件的电子仓单平台接入海外设施,以拓宽融资渠道。《若干意见》还提出,为推进跨境数据流动,需研究制定浙江自贸试验区内数据清单,纳入安全评估、标准合同和认证管理范围,并探索建立国家级数据交易所和新型跨境数据管理模式,以合规高效地促进数据要素流通。

据肖文透露,浙江正在对照相关顶层设计文件,在已发布的《若干意见》基础上,推动省级层面制定更加系统、全面的制度型开放体系保障相关实施意见,拟在7月份浙江自贸试验区更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大会上发布。

作为浙江自贸试验区核心片区,舟山片区挂牌以来,以油气全产业链为重点,大力推进大宗商品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改革,努力构建大宗商品资源配置基地,成果显著。去年,舟山港域的油气和铁矿石吞吐量分别达到了1.57亿吨和1.84亿吨,均居全国首位,并完成江海联运量3.2亿吨。

“由民营企业投资的浙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总投资额为1730亿元。每年有超过10万条国际船舶途经舟山海域,平均每11条船中就有1条在舟山加油。”舟山市委副书记梁雪冬表示,舟山市将坚决执行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推动大宗商品全产业链的创新及系统性改革。

接下来,舟山片区将加速构建国际大宗商品贸易、储运、加工及海事服务基地,推动全产业链创新发展,并将深入推进系统性集成性改革创新,特别在油气贸易、海事服务、口岸通关及金融服务等领域,以形成全国乃至全省的“舟山经验”。

近年来,浙江自贸试验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发挥示范作用,在市场准入、知识产权保护及公平竞争等领域采取创新措施,为市场主体提供全面高效的服务与保障。截至今年3月底,该区市场主体数量已达20.1万户,同比增长16.45%。此外,外资企业数量显著增加,达3050户,是2017年的3.1倍,突显自贸试验区对外资的吸引力。

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浙江自贸试验区实施了市场准入“一站式”服务,使企业开办时间缩短至1个工作日内,并增加了116项告知承诺许可事项。同时,自贸试验区还推出了9个准入准营“一件事”应用场景,成功办理了迁移和股权转让“一件事”各数千件,实现了涉企服务高效办理。

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浙江自贸试验区同样积极,通过建立服务出口基地、实施专利培育工程等措施,推动知识产权在创新发展中的重要作用。2023年,自贸试验区注册商标数量达到21.42万件,高价值发明专利有效数量达9.04万件。今年前两个月,自贸试验区国内发明专利授权数量同比增长125%,达8265件,显示企业创新活跃度提升。

此外,为提升大宗商品资源配置能力,浙江自贸试验区还将加强新兴领域的发展。肖文表示:“下一步,我们将参照保税燃料油加注管理模式,开展绿色新型船用燃料加注试点,同时根据国际通用规则探索国际绿证交易业务,并计划布局一批海上清洁能源开发利用产业联合体,以打造海上清洁能源绿色转化枢纽为目标进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