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闫 利
“休闲零食可大致分为西式零食和中式零食。其中,西式零食(糖巧、膨化、薯片等)基本被外资品牌统治,本土企业基本处于价值链末端,但中式零食(辣味、蔬菜、海味、肉制零食等)机会还很大,当前基本由本土企业主导,规模占比57%,2022—2027年复合增速超10%,远高于西式零食,是极具增长性的细分赛道。”全国人大代表、盐津铺子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学武告诉记者,今年全国两会,他将目光聚焦到中式零食,带来一份“支持中式零食高质量发展,培育全球消费者领导品牌的建议”。
张学武表示,当前中式零食发展挑战和机遇并存,一方面,产业集中度低,市场较为分散,工业化程度低,标准化程度低,还处在深度内卷低质量发展阶段;另一方面,需求呈刚性增长态势,随着消费结构升级,消费者对食品的营养与健康要求更高,品牌意识不断增强,中式零食发展模式将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此外,新一代消费主力“Z世代”对多元产品的接受度和兼容性更强,社交媒体的兴起也进一步强化信息传播的效率,以“中国味道”“中华文化”为代表的中式零食出海的教育成本大大降低。我国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国际认同度持续提升,现代传播媒介有力赋能,本土产品心智认知越来越强,中式零食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支持中式零食高质量发展很有必要,正当其时。
“支持中式零食高质量发展,培育全球消费者领导品牌,不仅仅是一个产业问题、市场问题,更是一项系统工程。”张学武说,一旦攻破这个问题,它所带来的将是难以撼动的系统级优势。
为此,张学武建议,由相关部门牵头成立中式零食研究院,开展品类研究,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一体的品类研究创新体系,紧扣住当前全球健康与功能化趋势,推进配料表全面清洁,探索厨房用料革命,依靠科技的内驱力和创新的亲和力,让中式零食迈向更广阔的市场;政府出台政策,在品牌建设、研发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及收并购等方面提供支持,支持中式零食头部企业延伸产业链条,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水平,以达到原料端质量可控、议价权提升以及掌握终端产品定价权,最终实现全产业链布局,在竞争中获得主动权;政府依托全国统一大市场政策,出台相关产业规范,支持量贩零食等本土新渠道完成行业整合,构筑中国特色的零食渠道的竞争护城河,推进行业实现规模经济、范围经济,构建零售业统一大市场,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张学武认为,美味虽无国界,长期以来中国美食因标准化程度不高,走出国门并不容易,但中式零食已具备较高标准化程度,加之消费场景的碎片化、丰富化、普世化,最有机会打破这种格局。因此,他建议,相关单位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订,推动我国中式零食标准与国际先进标准接轨,并在国家文化输出中积极推介中式零食;政府出台配套政策,支持中式零食头部企业紧密结合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发挥供应链的极致效率和总成本领先优势,探索“供应链出海”;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加大对核心原材料的掌握,在全球原料地布局生产基地,并通过并购、合资等方式扩充品类,推进在地化改造及营销,用“中国味”征服“世界胃”,培育全球消费者领导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