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新闻总第5707期 >2024-03-08编印

全国人大代表、东北钢琴乐器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晓文:
推动“造琴”与“教琴”行业联动 实现乐器行业高质量发展
刊发日期:2024-03-08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4-2.jpg

□ 本报记者 王薛淄


随着国家对教育领域的深化改革,非学科类音乐教育培训已经成为补充校内音乐教育、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近期,多家乐器制造企业和音乐培训机构联合反映:鉴于各地“双减”政策执行中的理解偏差和尺度把握不一,已导致半数以上音乐艺术培训机构陷入经营困境,大量从业人员失业,学员流失严重,对音乐美育生态造成重大冲击,也直接导致了钢琴制造业产销总量严重下滑的困境。   

乐器消费市场与音乐教培市场的萎靡不振,对整个音乐产业链造成巨大冲击。数据显示,2023年乐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2.35%,利润总额更是大幅下降30.43%,全行业营收利润率跌至5.31%。数据清晰地反映出,当前乐器行业正面临着严峻的形势。

针对上述情况,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东北钢琴乐器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晓文表示,“通过规范非学科类音乐教育培训市场和扶持民族钢琴品牌发展,落实相关文件精神,推动音乐教育培训健康发展,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民族钢琴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在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具体实践中,已经是当务之急,刻不容缓。”

张晓文建议,一方面,要扶持并壮大优秀国产乐器品牌。首先,要提升品牌认知度,通过政府采购、学校合作等方式增加国产乐器品牌的曝光度,为国产乐器提供展示平台,提升消费者认同感,同时优先考虑将优质国产乐器品牌纳入学校采购范围。其次,应出台财政补贴、税收优惠、技术研发支持等政策,帮助优质国产乐器提升竞争力。加强对进口二手乐器的监管,实施进口旧钢琴税号管理,严控低价冲击市场行为,对进口旧钢琴的原产地证明和生产日期进行监控,防止翻新造假等问题,保护民族乐器产业良性发展。最后,要加强产业链协同和校企合作,鼓励上下游企业合作,形成紧密产业链关系。推动音乐教育与优质国产乐器品牌深度融合。加强与学校合作,共同培养专业人才,为民族乐器品牌提供人才保障。

另一方面,要规范提振音乐教培市场。通过出台《关于规范面向中小学生的非学科类校外培训的意见》的“补充细则”,明确校外音乐培训机构的“生均建筑面积”和“资金监管账户”标准,既保障培训环境规范达标,又避免过度限制。针对校外音乐培训实施分类管理,避免“一刀切”,确保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建立双标准机制,教育部门与市场监管部门应共同制定音乐美育和教师职业能力评价标准,提升教育质量和师资水平。通过音乐活动和线上线下教学创新,激发市场活力,提升学生美育素养,扩大音乐消费人口。此外,相关部门应加强对音乐培训机构的监管和指导,保障学生和家长权益,通过建立投诉处理机制,及时解决纠纷。

“面对乐器消费和音乐教培市场的下滑趋势,我们深感责任重大。期望通过实施上述措施,能让优质国产乐器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显著提升,市场份额扩大,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音乐培训市场更加规范有序、充满活力,学员流失、学习断层等问题得到有效缓解。中国乐器行业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保持制造大国、出口大国和消费大国地位,为稳增长、稳就业贡献力量。”张晓文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