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视点总第5701期 >2024-03-01编印

“上门经济”悄然兴起,亟待规范发展
刊发日期:2024-03-01 作者:  语音阅读:

做饭、美容、喂养宠物、洗车、修手机……随着人们工作生活节奏加快,“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兴起,“点对点”的上门服务已经成为常态,“上门经济”悄然兴起。给人们带来了便捷的生活体验,但也存在从业者资质不一、服务质量参差不齐、交易不规范、消费维权难等问题。

据了解,“上门经济”的服务模式是,通过互联网平台或社交媒体等渠道,将服务人员或商品直接送到消费者家中或指定地点。消费者足不出户,就能把过去在门店才能享受的服务“搬”进家里。

当下,“花钱买便利”成为一种普遍的生活方式,多元化的服务内容,减轻了人们的负担,也拓宽了人们的创业增收的渠道。以上门做饭为例,如今除了自己在家做、去饭店吃之外,还流行起了私人订制,即平台下单请私厨上门做,于消费者是便利,而生意好、接单多的厨师春节十天下来能挣两万元。

但同时,须引起注意的是,随着“上门经济”的体量逐渐增大,各种问题也开始显现出来。据了解,相关从业者资质不一、服务质量参差不齐、收费不合理、交易不规范、消费维权难等问题困扰着消费者,也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行业的发展。尤其是,由于不少上门提供服务的人员未经过严格专业培训、不具备相关资质,使消费者权益难以保障。

规范行业发展至关重要。实际上,相比传统服务业态,“上门经济”目前在相关行业标准、市场规范等方面还不完善。特别是个体化、零工型的服务,多数还停留在服务提供者与消费者“点对点”“一对一”的民事沟通与服务阶段,依赖于双方的交流与约定,没有严格匹配传统业态的监管规则与标准。一些服务平台虽然对于入住的商家有一定的规范与管理规则,但是约束力较差,导致各类纠纷问题难以有效解决。对此,相关部门应当根据市场发展,积极推进行业标准的出台,完善管理举措,为行业规范发展奠定基础。

同时,应加强对上门服务平台的制度性监管。任何经营活动,脱离监督管理和制度的约束,就很容易产生质量、价格、服务方面的纠纷。而消费者合法权益受侵害,网络交易平台未采取必要措施,应承担连带责任。所以,市场监管部门要加强对此类服务模式的监管,平台也应该完善门槛准入机制,做好各类资质证明的审查工作。

此外,消费者要尽量通过专业正规、信誉好的平台寻找上门服务,注意核实服务提供者的身份信息及各类资质证明,明确服务事项、服务流程、服务标准以及收费标准等。消费者还应注意消费风险,如避免绕开平台与服务者进行私下交易,减少出现后续纠纷的概率。所以,消费者要注意留存相关证据,并掌握必要的维权方法。

    (东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