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聚焦总第5697期 >2024-02-26编印

热点事件之一:
网友称“抢林俊杰演唱会门票付款后变林子祥”
刊发日期:2024-02-26 作者:  语音阅读:

【事件概况】

1月12日,“林俊杰JJ20世界巡回演唱会——成都站”在大麦、猫眼等平台热卖,期间有歌迷反映购买林俊杰演唱会演出票但被调剂为“2024林子祥50坚演唱会”,平台否认“跳票”,认为是购票者不小心“点错”,并以演出临近为由拒绝退票。在媒体陆续报道和消费者持续维权的情况下,据报道,1月17日下午,大麦平台工作人员已经与维权群中购票者取得联系,同意为未核销未现场观演者办理全额退款,将于1—7个工作日将款项退回购票账户。

该事件在引发网友的关注和热烈讨论的同时,也吸引了光明网、封面新闻、澎湃新闻、鲁中晨报、南方都市报等众多媒体的报道。数据分析显示,截至1月25日,该事件网络上涉大麦舆情信息10511篇次,社交媒体平台互动声量376万余条,微博和客户端成为热度最高的媒体渠道和平台,媒体报道和网友评论主要围绕“林俊杰、林子祥、演唱会、大麦、跳票”等关键词展开。

【媒体视角】

视角一:环球网等大量媒体报道了网友在大麦平台下单购买林俊杰演唱会门票,付款后才发现自己买到的是另一位歌手的演唱会门票的维权经历,售票平台以“非系统问题,是购票者自己点错”为由,拒绝处理。据悉,在当天购票平台首页,专门设置的带有林俊杰头像的购票入口,但该窗口右上角还有一行小字为“林子祥成都”,这也是平台方和部分网友质疑购票者不慎点错的依据之一。

视角二:光明网等媒体报道了“门票疑似被‘调剂’”事件的后续,截至1月17日下午2点,大麦平台工作人员已陆续与维权群中购票者取得联系,同意为未核销未现场观演者办理全额退款。

    视角三:法制日报等媒体从法律角度解读了该事件中的权责问题。如果平台设置了类似“跳票”链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则平台侵害了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演唱会门票是否可退,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但是,平台和主办方有义务建立完善的退票机制;同时建议消费者在购票的过程中进行录屏,保存好购票记录、演出门票信息等,在发生纠纷时与平台或主办方积极沟通、协商解决,或拨打12315投诉或向消协反馈。


【网民观点】

@微博网友:看演唱会也得“服从调剂”了吗?

@ceroyeeh:跳票已经不止一次了,去年就有跳转到其他歌手的情况,大麦不尊重歌迷更不尊重歌手。

@机智的土拨鼠: 这样搞得两位歌手都很尴尬。

@头条网易: 如果监管缺位,资本就会不断突破法律和道德的底线。

@秋水文波:能理解,如果我买林子祥演唱会门票,结果给我林俊杰的,我也接受不了。

@a似水流年:一个人错了可能确实是看错了,一群人错了肯定是系统问题。大麦网这不仅在侮辱人的眼神,同时也在侮辱人的智商。

@wkdg77:把两位歌手的名字放到同一个版块上,而且一个明显一个不明显,即便真是有人手滑点错了,平台也存在误导的嫌疑。


【事件延伸】

此次“抢林俊杰演唱会门票付款后变林子祥”事件,再次暴露了在线票务平台的多重问题。且不管平台以“点错”为由是推卸责任还是事实描述,但并不畅通的退票渠道、不易察觉的小字体“误导”等,还是让其目的被质疑。这种行为不仅无视消费者权益,也损害了歌手和粉丝之间的信任。尽管最终同意退款,但整个过程中平台的处理方式令人失望。平台和主办方应有明确的退票机制,并尊重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而消费者也应提高警惕,录屏购票过程,确保自身权益不受侵害。此次事件应成为行业警钟,监管部门应加强监管,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二月 坤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