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视点总第5686期 >2024-02-01编印

警惕“投票陷阱” 跳出虚荣和攀比怪圈
刊发日期:2024-02-01 作者:  语音阅读:

“请帮我家宝贝投上一票”“今天是最后一天,胜败在此一举”……类似这样的拉票话术在微信中屡见不鲜。前不久,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人民检察院就办理了一起以有偿投票为名、专门针对学生家长的诈骗案,全国20多个省市上万名家长落入骗局。(1月28日《中国妇女报》)

这场导致上万名家长上当的骗局,其实并没有什么高明的地方。骗子不过是虚构了一个“第三届少儿艺术之星大赛”,然后抛出了免费参赛,而且获奖以后还有丰厚奖品,并且孩子会被纳入“人才库”的诱饵,结果引得很多艺术培训机构和家长信以为真,纷纷拿孩子的照片或者是才艺表演的视频参加比赛。

从信息传递出去的那一刻开始,家长们就已经掉进了骗子设置的陷阱。按照比赛规则,家长需要每天给孩子投票,但是普通的投票,每人每天只能投3票,如果使用投票链接中一个叫“为他加油”的模块,就可以直接花钱购买虚拟礼物给选手额外加分,单次最多可加500分,上不封顶。于是为了获奖,很多家长不但自己花钱购买虚拟礼物给孩子投票,还发动亲朋好友给孩子投票。

在虚荣和攀比心理下,很多家长很快就失去了理智,陷入了一种你追我赶、疯狂比拼票数的状态。其中的一场比赛,有家长仅仅刷礼物的金额就高达13万元,试想一下,2500多场比赛,家长们需要刷多少钱的礼物?

问题是,家长们钱花了、奖拿了,但是这样的比赛和奖项,又有什么价值呢?从大赛的红头文件,到合作的权威媒体,再到大赛的知名度、含金量,全部都是骗子虚构出来的,最后拿到手的奖状、奖牌、奖杯,根本一文不值。最关键的是,很多家长明明知道这样的比赛完全是靠花钱投票投出来的,而不是依靠孩子的才艺获得的,为什么还要去参加,还要花钱刷票?说到底,还是因为虚荣心,因为想花钱买奖。

要想避免上当受骗,首先要少些虚荣和攀比心理,不要总想着给孩子脸上“贴金”。这样的比赛,即便孩子获奖了,拿到了奖状和证书,对于他们身心的成长也没任何价值和意义。与此同时,还要核实清楚承办单位的真实性,以及该单位与本次活动的关联性,以期发现端倪,避免上当。

(广西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