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新闻总第5645期 >2023-12-05编印

中国制造“跨境”讲好中国故事
□ 肖睿平
刊发日期:2023-12-05 作者:  语音阅读:

在国内,一年一度的“双11”电商大促刚刚落下帷幕,在国外, “黑色星期五”购物季又强势来袭。不少中国外贸工厂和商家们在世界贸易大舞台上展示出中国制造的过硬实力,彰显出中国品牌的非凡魅力,成为全球经济复苏动力不足、市场需求疲弱背景下的一抹亮色。

11月28日,韩国《中央日报》称,颇具性价比的中国产品在“黑色星期五”展现压倒性的存在感。据韩国在线购物平台“Wemakeprice”消息,11月按地区统计的海外购物销售额增长率显示,中国以801%的增长率远超美国和欧洲(136%)与日本(79.8%)。

中国制造出海并受到海外消费者认可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中国制造正在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带来新动力、新机遇。

科技创新发展是中国制造走向世界的压舱石,背后离不开中国经济活力的释放。近年来,从服装、家具、家电等外贸出口的“老三样”,到以高技术、高附加值、绿色低碳为特点的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新三样”,出口新动能不断积聚,科技创新正在成为中国制造的新名片。以福建为例,今年前三季度合计出口“新三样”商品同比增长80%,拉动福建省出口整体增长4.8个百分点,彰显中国制造业坚定不移推动产业高端化、绿色化。从原材料到零部件,从技术研发到产品供应,相关产业供应链更加完备、科技含金量更高,中国制造的市场竞争力更加强劲。

科技创新的中国制造正在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2022年,中国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全社会研发经费比重约为77.6%,说明技术进步已被视为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中国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新技术的创新与商业化将成为经济运行的重要驱动力。中国制造的科技创新不仅为我国经济增长提供持久动力,也推动了全球科技创新。华为、大疆、比亚迪、SHEIN、海信、TCL……中国制造业的科技成就举世瞩目,在全球创新版图中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国际前沿创新的重要参与者、解决全球性问题的重要贡献者。

强劲的供应体系是中国制造走向世界的助推器,背后离不开中国经济活力的释放。中国是联合国标准下工业门类最全、配套最为完整的国家,制造业规模连续13年居世界首位,占全球比重近30%,全球制造和供应链重要中心地位不断凸显。随着各地政府积极推动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帮扶政策不断加码,中国也将不再仅仅是“世界工厂”,越来越多的品牌、优质商家和产业带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中国作为“全球供应链中心”之一的国际地位持续稳固。

以服装自主品牌起家的SHEIN为例,在打造自有品牌之外,SHEIN平台化模式已经在巴西、美国、墨西哥上线,并进一步向欧洲及全球市场持续拓展,凭借其完善的供应链体系,为卖家提供一站式出海服务。同样在做“链”文章的还有拼多多跨境电商平台Teum,在一年内带动广州、佛山、深圳、中山、宁波、义乌、湖州以及安徽、河北、山东等地的100多个产业带火速出海。通过搭建数智化交易平台,京东国际已经实现对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覆盖,打通了包括沃尔玛等在内的众多全球知名零售商的销售网络,库存多渠道共享,通过跨境电商平台逐步实现全球消费者的触达……

不论是海外消费者最有感知的“黑色星期五”购物季,还是为中国制造提供世界舞台的进博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和日前刚刚落幕的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都在向世界证明,中国将持续为世界提供优质的中国制造、稳定的中国供给。

坚持开放的胸怀是中国制造走向世界的定盘星,背后离不开中国经济活力的释放。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达到1.1万亿元,同比增长16%。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中国跨境电商货物进出口仅占整体外贸进出口比重的5%左右,而五年前,这一比重还不到1%。推进中国制造以高质量走向世界是一篇大文章,除了中国经济活力不断释放,也离不开中国始终坚持开放的胸怀。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作为对全球经济具有重要影响、承担重要责任的大国,一贯支持经济全球化,主张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今年10月,习近平主席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再次郑重宣布,中国支持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在向第六届进博会致信中,习近平主席又强调,要“更好提供全球共享的国际公共产品服务,助力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让合作共赢惠及世界”。

5年来,世界各国展商跨越山海,共赴进博会之约;“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功举办第三届,诚邀多方携手实现共同发展繁荣;来自国外的参展商占比达到26%,世界500强和全球供应链体系的龙头企业亮相参展,覆盖55个国家和地区,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续写着一个个“链”上共赢、创新发展的故事,昭示着合作的价值意义。

今年,《凯度BrandZ 2023中国全球化品牌50强》发布,小米、联想、SHEIN、华为、OPPO、海尔、海信、VIVO等中国品牌纷纷入选。征途漫漫,惟有奋斗。未来几年内,面对国际市场,中国全球化品牌还将有更大的机会。机遇与挑战并存,面对复杂且细化的用户需求,中国制造应继续以高质量发展为立命之本,通过科技创新、完善而强劲的供应链体系及坚持开放的胸怀讲好品牌故事,持续建立品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