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以来,作为全省仅有的2家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全国试点县之一,江苏省江阴市始终坚持水利改革部署要求,按照空间均衡、系统治理原则,铺陈开“一核、两片、多点”的水系空间格局和水生态安全格局,逐步打造起水清、岸绿、河畅、景美、生态、安全的现代河网水系。
全面摸清底数 明确建设目标
该市首先优选整治区域。坚持“问题严重、治理紧迫、条件可行、示范带动”的工作推进思路,多措并举厘清全市域需治理的农村水系现状基础,选取青阳镇、徐霞客镇、祝塘镇3个乡镇全境237.3平方公里作为示范治理区域,统筹推进、重点突破,着力打造长三角地区水美乡村建设样板,为霞客湾科学城建设留白存青。
同时,聚焦规划引领。邀请专业设计院对示范治理区域水系进行全面勘察、科学规划,确保方案既能满足城市防洪排涝、水系连通及畅流活水要求,又能与霞客湾区域总体规划高度契合,通过评估最终遴选30条河道开展综合整治,系统打造6个水美乡村,惠及52个行政村、31.1万群众,防洪、排涝及供水受益面积达15.9万亩。加快工程推进。主动“跑部进省”争资金,获得中央专项拨款,为项目建设提供有效财力保障。强化人员管理,高标准组建项目班子,抽调经验丰富、技术精湛的水利站技术人员担任项目法人。规范化招投标流程,合理划分工程施工标段,确定施工、监理、检测单位。
因地制宜整治 打造精品工程
突出“一核”,构建霞客湾生态湿地。着力解决市域南部水系广而不畅、大而不美等问题,全面贯通湖庄北荡、永仓港、璜塘河等河湖水系,拆除塘埂28.7万立方米,新建闸站1座,形成自由水面2878亩,配套新建1处休闲广场、2处亲水平台、5.8公里环湖步道,整体与徐霞客故居、徐霞客旅游博览园等多个景点连通,建成集生态、旅游、休闲、防洪、水环境等综合功能于一体的生态湿地。
畅通“两片”,打造南片美丽河湖。一体推进农村骨干水系生态综合治理,同步开展30条河道综合整治,水下工程突出水系连通、清淤疏浚等,共综合治理河道50.9公里,治理片区防洪、排涝达标率达100%;水上工程着重岸坡绿化及生态护岸建设,生态护岸占比80%以上,绿化覆盖率90%以上。
串连“多点”,建设样板水美乡村。充分挖掘片区自然禀赋,在以河为线、串景成片上做文章,加强凝练“游圣”故里水文化元素,塑造特色水系景观和乡村景观。以打造6个自然村房前屋后河塘沟渠为重点,采用截污导流、清淤疏浚、漂浮物打捞、活水引入、种植可净化滨水植物等综合措施,全面消除村庄黑臭水体,示范治理水面面积9.9万平方米,治理岸线长,达5.4公里。同步开展家前屋后环境综合整治,加快自然村房屋面貌出新,充分彰显江南水乡自然之美、生态河湖之美、人文水韵之美。
明确管护标准 实现长制久清
建立管护长效机制。出台《江阴市河道管理实施细则》,明确“水流畅通、水面干净、岸坡整洁、管理有序”河湖整治基本标准,明确市级河道由市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镇村级河道由相关板块负责,水美乡村由相关自然村负责。积极探索“管养分离”,推行河道、道路、绿化、垃圾、公共设施“五位一体”综合管护模式,全力打造河道管护示范点。
加强日常督查检查。加强日常巡查力度,用好河长制和“红黑榜”制度,实施河湖问题交办工作机制,强化问题整改跟踪、验收和考评。优化《江阴市美丽河湖行动考核细则》,将美丽河湖建设成效与财政资金奖罚相挂钩,在全市形成争先比优、对标先进的良好氛围。
加大宣传推广力度。以“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等时间节点为契机,开展美丽河湖主题摄影、绘画比赛等专题活动,进一步增强群众惜水、爱水、护水意识。依托“水利江阴”“最江阴”等新媒体平台,宣传河湖治理、美丽河湖建设等工程进度,展示工作实绩和成效,努力构建全民参与河湖治理新格局。
下一步,江阴市水利局将结合新时代水利现代化新要求,持续高标准推进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县项目,全力打造“畅通江湖、山水田园、生态富民”的特色水美江南,为全省乃至全国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积累经验、树立样板。
(蒋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