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4:资讯总第5632期 >2023-11-16编印

严控微生物 飞鹤坚守品质 保护安全
刊发日期:2023-11-16 作者:  语音阅读:

88.jpg

微生物看不见摸不着,在婴幼儿奶粉领域却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为了保证婴配粉的安全,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生产规范,以规范奶粉生产企业。其中,微生物控制是生产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贯穿了婴配粉生产的全过程。

近日,中国国际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大会在北京举办,会上涉及到微生物检测的“流式细胞术”吸睛无数,而该技术也是飞鹤在乳品行业中的首次应用。业内人士表示,该技术在婴配粉领域被应用,意味着婴配粉产线清洗后的微生物自检控制环节或被重塑,这具有里程碑式意义,将带来更安心的产品质量体验,进而提升消费信心。

第一个吃螃蟹

作为破冰级应用,流式细胞术带来的改变有多大?

解答这个问题,需要先了解奶粉生产中必不可少的一环——“设备清洗”流程的重要性。

对此,飞鹤乳业工艺研发高级经理谢阳用了一个生动比喻:奶粉生产可理解为“做饭”,设备清洗就好比“刷锅”。“锅”刷得干净与否,直接影响“饭菜”质量。

简言之,流式细胞术核心目的就是更好完成生产设备的清洗验证。只有确保“锅”是极净的,才能做出高质量的“饭”。其实现了两个突破:

第一,测得更快。传统菌落总数计数的方法检测需2-3天,流式细胞术则只用30秒左右,不仅提升了效率,更能第一时间确定设备清洁度。

第二,测得更准。重塑一套科学评估体系,检测精度高、准确性更好,能测量到实验室中无法被培养出的微生物,提升了检测准确度和完整度。

提质增效、建立体系、打破检测盲区,飞鹤的创新应用使其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专业人士称,该应用看似一小步,实则相当于自检环节迈出一大步,对婴配领域的微生物控制意义重大。

事实上,设备清洗验证的微生物控制只是谢阳日常工作的一部分,作为一名工艺研发师,他每天要面对的,是生产过程中涉及到的上百个生产工艺参数。在他看来,飞鹤做的每一步创新,都志在“领着行业向前走一步”。应用更先进的技术,建立更完善的数据库,借助方兴未艾的力量,来实现对微生物更精准地控制。

众所周知,乳业横跨三产,链条很长,工艺研发创新更是飞鹤长期蓄力、厚积薄发的结果,正是在消费者看不到的地方愿意多下苦功夫,才让飞鹤持续打造出高品质产品,黏住了越来越多的市场用户,继而坐稳国产婴幼儿奶粉冠军。

全流程管起来

平心而论,微生物控制是件“棘手”差事。破局不仅需要实力,更需一份责任。

数据最有说服力,生牛乳的菌落数就是检测微生物的一个重要评判标尺。

据悉,飞鹤的生牛乳保持在菌落指数在5000 CFU/g(ml)以内,远低于欧盟标准10万CFU/g(ml)和国家标准200万CFU/g(ml)。

优于行标数百倍,如何做到的?

据了解,飞鹤的质量相关工作在奶牛管理阶段就已经开始。飞鹤奶源管理组主管谷永生告诉记者,以生牛乳处理为例,既要慢条斯理、又要快如闪电。挤奶时,严格执行“弃掉头三把奶”制度,奶牛乳房要进行两次药浴、清洁毛巾“1牛1换”,操作时“一牛一消毒”、“一步骤一消毒”,每一步徐徐图之、丝毫不能懈怠。而挤出的生牛乳,则要“争分夺秒”,快速冷却至 0℃~4℃,防止微生物滋生。这些细节看似微小,却凝聚着飞鹤对质量把控的长期主义。

从全流程视角看,飞鹤堪称奶粉厂里的“制药人”,由于制药行业的微生物控制起步早,已经形成了成熟、系统的管理方法和控制体系,飞鹤将“制药级标准”应用在婴配粉生产中,严格执行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要求,实施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和FSSC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标准体系之外,细节打磨更是重中之重。走进飞鹤的工厂就会发现,所有车间清洁作业区都没有地漏,且没有任何水源。“这种‘没有一滴水、没有一个地漏’的设计也是为了彻底杜绝微生物生存环境,防止微生物滋生与交叉感染。”飞鹤食品安全总监钟媛媛介绍道。

飞鹤的品质自信,基于产业链自信。就是这种自信,使得飞鹤将“棘手”之事转为“拿手”之事。

可以说,微生物控制只是飞鹤品质打磨的一个缩影,始终围绕产品品质,坚持做“虽难却正确”的事,也就抓住了长期主义的根本。

(军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