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新闻总第5624期 >2023-11-06编印

2023年全国轻工行业标准化工作会议暨标准化专业人员职业能力提升培训班在京召开,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会长张崇和出席并讲话
高标准引领轻工发展 高质量服务美好生活
刊发日期:2023-11-06 作者:  语音阅读:

本报讯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激发轻工标准化工作活力,提升标准化专业人员能力,建设高质量的标准化人才队伍,推动轻工业高质量发展,10月31日至11月1日,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在北京召开2023年全国轻工行业标准化工作会议暨标准化专业人员职业能力提升培训班。会议总结了“十四五”以来轻工标准化工作取得的成绩,分析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部署了下一阶段重点工作任务。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会长张崇和出席会议并讲话。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标准技术管理司一级巡视员国焕新,工信部科技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范书建出席会议并致辞;工信部消费品司副司长李强出席会议。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何烨、秘书长郭永新出席会议。会议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刘江毅主持。

张崇和在讲话中指出,“十四五”以来,轻工标准化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在推进轻工行业转型升级、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是轻工标准化工作机制更加高效。成立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优化标准化组织结构,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强化主任委员单位的协调机制,发挥秘书处承担单位专职作用,统筹推进国标、行标、团标、军标“四位一体”发展。“十四五”以来,中国轻工联召开近30次会长办公会议和轻工标准委会议,专题研究审议家电、塑料、首饰等33个标准化组织换届调整方案,调整委员407人次。标委会的管理和调整,保持了常态化、制度化,有效激发了标委会的创新活力。

二是轻工标准化技术组织更加完善。目前,轻工行业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47个,分技术委员会89个,委员接近6000人次,为高质量、高时效开展标准化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十四五”以来,在国家标准委的指导和支持下,轻工行业获批成立工艺美术、文具运动器材、眼视光、日用杂品等4个标委会及8个分委会,撤销刷类、民用装饰镜等11个标委会和分委会,弥补了标准化组织体系的缺失,解决了标准体系的交叉重复问题,轻工标准化的组织体系得到进一步优化和完善。

三是轻工标准体系建设更加健全。编制发布《“十四五”轻工行业标准体系建设方案》,着力构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轻工标准体系,统筹推进政府标准和市场标准一体化发展。“十四五”以来,轻工行业获批发布标准1053项,其中国家标准461项,行业标准528项,国家军用标准4项,中国轻工联团体标准60项。轻工现行国标、行标总数6650项,其中国家标准2946项,行业标准3704项。推动整合454项强制性标准,形成协调、统一、配套的强制性和推荐性标准体系。

四是轻工标准国际化水平持续提升。开展重点领域国内外标准对比研究,结合轻工产业发展实际,推动标准“引进来”“走出去”。“十四五”以来,家用电器、玩具、塑料制品等重点领域,开展国际标准转化54项,轻工重点领域国际标准采标率95%以上。其中,玩具、衡器、油墨、缝制机械等7个领域,国际标准转化率100%。组织开展116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外文版研制,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标准与国际标准体系兼容。目前,轻工行业有30家单位,对口国际标准化组织IEC、ISO,代表中国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轻工行业有6家单位,承担国际标准化组织技术委员会秘书处,有15人次在IEC、ISO标准化技术组织任职。其中,担任主席职务7人次。在轻工领域,由我国主导制定的国际标准100余项。轻工标准国际化的提升,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技术、中国产品、中国装备“走出去”。

五是轻工标准支撑行业发展更加有力。围绕工业节能、工业节水、绿色制造、资源综合利用等领域制定标准近200项。其中,由中国轻工联主导的标准87项,为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发挥了标准引领作用;围绕智慧车间、智能工厂建设等领域提出标准需求69项,其中《轻工智慧园区评价通则》等标准的研制,有力地推动了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提升了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围绕预制食品等新兴产业,研究制定标准体系,加快推动术语与分类、感官检验方法、加工技术规范等基础通用标准研制,着力加强质量通则、典型产品等应用标准的有效供给,助推行业健康、有序、创新发展。

张崇和在讲话中表示,轻工标准化工作在助推产业创新发展、满足消费升级、稳定出口贸易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在服务产业转型发展、产业链现代化提升、供应链安全稳定等方面,存在挑战和不足。

一是轻工标委会发展不均衡。轻工47个标委会下设的89个分委会中,家电分委会19个,白酒分委会10个,占总量的三分之一,但人员分散,多而不精。如:口腔护理产品单一,设有牙膏和中草药牙膏两个分委会,工作职能交叉重叠。分委会布局不均衡,领域设置的科学性需要再评估。标委会归口的现行标准,塑料528项,造纸518项,家电503项,特殊食品5项,发制品11项,焙烤12项,标委会之间体量作用区别巨大,发展前景相差悬殊。国标委考核评估轻工标委会结果,一级标委会3个,占比7.0%;二级标委会11个,占比25.6%;三级标委会17个,占比39.5%;不合格标委会12个,占比27.9%,个别标委会面临着撤销或降级,标委会整体水平不高,不能完全适应新时期标准化发展需要。 

二是轻工标准有效供给不充分。轻工部分领域的标准,对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发展的适应性不强,对新兴产业标准化需求的反应迟缓。轻工标准中,标龄超过10年的,国家标准占比58.3%,行业标准占比41.9%,不能满足标准快速供给、引领性供给的需要。“十四五”以来,轻工累计立项的814项国标和行标中,一般产品396项,占48.6%,重点产品标准数量明显不足,标准的公益性不突出,基础作用不显著。

三是轻工标准国际化水平不高。西方发达国家将技术标准作为战略性竞争手段,十分注重标准的国际化作用。与之相比,轻工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的能力和水平不足。目前,轻工领域IEC、ISO标准2000多项,由我国主导制定的仅有100余项,占国际标准总数5%;轻工国标、行标总数6650项,翻译为外文版标准不足300项,占标准总数4.5%,不能满足中国产品加速“走出去”的战略需要;轻工行业对口国际标准化组织35个,其中,我国承担秘书处6个,在IEC及ISO标准化组织任职15人次,与轻工行业世界生产大国和出口大国的地位很不相称。

四是轻工标准人才队伍建设不足。目前轻工标委会年龄50岁以上的委员超过50%,队伍老龄化问题突出;具有较高理论修养和业务能力的标准化人才,尤其是能够代表中国参与国际标准制定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较为稀缺,不能完全满足新时代标准数字化的需求,不能适应全球标准化治理体系的建立,不能服务“一带一路”标准先行的需要。

张崇和就做好轻工标准化工作,提出五点希望:

一、加强组织建设,保障行业高质量发展。标准化组织建设是构建高质量标准体系的保障,是轻工业筑牢竞争优势的需要。中国轻工联将加强标委会考核评估,对运行不规范、工作开展不利的标委会,要采取通报批评、控制项目申报、调整标委会等措施,进行监督管理。要持续优化技术委员会专业领域布局,规范开展委员调整、委员会换届工作。要探索建立标委会秘书处选拔机制,遴选技术实力、国际能力、行业影响力较强的秘书处单位,逐步构建起适应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标准化队伍。       (下转A2版)

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