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盐制作非遗工坊等10家工坊被认定为“市级示范”项目、黑陶制作非遗工坊等5家工坊被认定为“市级培育”项目……近日,江苏省连云港市文广旅局、人社局等四部门联合公布市级非遗工坊创建名单,连云港市成为江苏省内首个多部门联合开展非遗工坊建设的地级市。
用好“社会力”
赋能集群发展
8月30日上午,灌云县日晒制盐公司,盐池里满是盐卤水,破碴机正在盐格子里“浅耕”,工人们在为即将开始的原盐秋扒做前期准备。“淮盐制作技艺是连云港市5个国家级非遗项目中唯一的传统技艺项目。”连云港市淮盐非遗传承人冯家道介绍,作为淮盐技艺传承基地,今年公司预计产量达60万吨,销量达50万吨。
在保护第一的方针指导下,如何保存好非遗的原生态样貌,避免商业化开发和产业化运作对遗产原真性的破坏,是非遗产业化面临的最大问题。
早在2007年非遗资源普查时期,连云港市文化行政部门就提出重视非遗生产性保护的意见和要求,科学探索“项目+传承人+基地”“项目+园区”“传承人+协会”等模式,助推非遗产品良性走向市场。据官方数据显示,目前连云港市已先后建设传统工艺类生产性保护基地21个、传习所163个,多家企业单位获批省级生产性保护基地。
光靠阵地,辐射力度有限,连云港市还探索多途径整体保护和开发渠道。据连云港市非遗保护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会定期组织有影响力的非遗展示展演;全市文旅、工信、商务等部门还共同发力,打造一批文化旅游融合体和特色产业集群。
立足“需求侧”
赋能乡村振兴
8月30日一大早,月牙岛蔷薇河畔的蜂场,蜂农李龙林已忙着在树林中管理蜂箱,“我是一个残疾人,现在通过养蜜蜂采花蜜致富,也是没想到。”此举得益于连云港市非遗项目“蜂针堂”蜂疗服务产业的带动。刘华松是“蜂针堂”创始人,更是一位中国蜜蜂医疗代表性传承人。据介绍,他们已带动300余户蜂农发展蜜蜂养殖业,蜂农年均收入达到6万至8万元,有效促进了果蔬种植业增产增收和乡村振兴事业发展。
作为一种文化资源类型,非遗产业化实质上是被作为相关产业发展要素进行开发并逐步融入社会经济产业结构之中。如何拓展产业化发展空间,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与实现乡村振兴相结合,是拓展空间的重要思路,为此,连云港市将其主动融入精准扶贫,使之转化为可创造经济社会效益的文化产品——汤沟酒酿造技艺、汪恕有滴醋生产技艺等,与现代经济活动和居民生活需求联系密切,生产性保护正在有序开展。作为本帮菜,2021年,“朐海菜”制作技艺就获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据连云港市旅游饭店业协会相关负责人介绍,现传承该制作技艺的从业人员2万余人,师徒传承五代。
“借势起势”也是促进非遗产业性开发的良好契机。连云港市结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传统村落”等创建认定工作,有序开展地方“非遗特色村镇、街区”等认定工作,全面推进“非遗进社区、进乡村、进校园”等工作。不久前,市政府就在连云港中医药高等职业学校挂牌成立市传统医药非遗学院,非遗社会化传承保护渐入佳境。
深挖“转化率”
赋能“品牌进阶”
“这是我们的高山云雾茶,多次获得省市金奖。”日前, 连云港市南云台林场的林下产品亮相中国(西安)国际林产品博览会,高山云雾茶、灵芝孢子粉等特色林下产品,迎来商客驻足。据江苏省乡土人才“三带”新秀、非遗传承人王习国介绍,近年来,林场充分提升资源转化率,打造独有林下品牌,年产值近1000万元。仅高山云雾茶产业就为职工年均增收3万元,并带动周边600多户居民致富。
非遗不可再生,但文化产业与工业产业不同,它所依赖的资源可反复使用,文化矿藏会越挖越多、越用越活,可作为内容的文化拒绝模仿和复制,创造和创新才是活力所在。
伴随非遗的社会能见度、群众认可度不断提升,非遗品牌的创新实践势在必行。在连云港市,一大批非遗品牌正在崭露头角——柳美酱醋厂推出“柳美甜闷瓜”系列产品,不仅被评为“连云港市十大旅游纪念品”,还打入青岛、南京等城市,年产量达10万斤以上;蜂针堂开发30余种蜂疗衍生品,开拓组建10余所蜂疗传习所,年接待服务人数达11万人次;蜂产品销售额5000万元,蜜蜂农业授粉增产增收1.5亿元。
连云港市还将非遗保护工作嵌入“一带一路”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重大战略,彰显全局性发展格局。为此,连云港市建立了“一带一路”沿线城市非遗保护战略联盟,不定期开展非遗学术研究交流活动。最近,“淮盐制作技艺”还亮相中国大运河非遗展示馆,“猴王”“古淮”和“金淮”3个品牌得到运河沿线国人的认可。
这样的非遗“被”需求,不仅仅是文化自信的体现,让传承人更加坚定守正创新的理念,亦是文化自觉的养成,让社会民众更加自觉地参与到非遗保护中,成为文脉守护者。 (连云港日报)